尊重別人的生活,別人才能尊重你的生活。
上個月,一個許久不聯系的老同學打來電話,他還沒開口,我就問他是不是要結婚了,這幾乎是我近兩年最容易猜到的事情了,因為我們都到了好像必須要結婚的年齡。
還記得大學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們從宿舍出去準備吃飯,同學的女朋友叫住了我們,哭訴這位同學甩了她,試圖通過我們挽回些什么,舍友等人留下來做了紅娘,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我走了,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四年過去了,那位女同學終于嫁給了這位老同學,或許是因為老同學家有片適合她馳騁的草原,也或許是因為紅娘們當時的牽線搭橋,無論怎樣,這是他們的生活。
大學畢業四年了,我感覺就像自己又上了一遍大學,只是這個大學叫“社會”,我更喜歡這樣的大學,更充實,也更有挑戰。說到空虛,大學四年中莫過于最后一年了。前三年都像是還在吃奶的孩子,生活的好不自在,第四年就像已經斷奶的孩子,母親還每天耳提面命,快點長大吧,明年就得去搬磚。面對自己不一定能承受的事情時,自然是空虛寂寞冷,迷茫在心間。男生都用游戲來排解空虛,女生都拿狂歡來掩飾寂寞,好不熱鬧。
這一年,我經常和朋友在這座生活了三年多,依舊有點陌生的城市閑逛,探索未知的邊邊角角,除此之外,聊聊人生。迷茫的人總是適合談談人生談談理想的,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就像探索未知城市的邊邊角角一樣,搞清楚自己也一樣重要。
我問朋友喜歡什么樣的生活,畢業后準備做什么。朋友說他喜歡穩定的生活,平平淡淡,老婆孩子熱炕頭。我不屑一顧,認為男人就應該像英雄一樣,沖鋒陷陣,殺敵立功。
畢業后的這些年,我看到了很多事情,思考了很多問題。
喜歡畫畫的孩子學了鋼琴,他媽媽說,學鋼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表姐“終于”結婚了,以27歲高齡嫁給了姐夫,長輩們都說,什么是愛情,愛情就是結婚后柴米油鹽醬醋茶培養的感情。
一直想創業的朋友還是去找了份穩定的工作,拿點養家糊口的工資。身邊的人都說這樣才對,你工作都不穩定,怎么找媳婦。
想有業余時間去培養興趣的父母,在努力地工作。左鄰右舍說你們要努力呀,孩子的房子和車子都需要你們來搞定。
白發蒼蒼的爺爺奶奶,省去了休息的時間,生氣地訓斥著還不結婚的孫兒孫女。外人都說,你們讓爺爺奶奶操碎了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在染指別人的生活,每個人的生活都在被染指。絕大部分人的生活都變成了不像是自己生活的樣子。
我終于理解了我大學朋友想要的生活,他喜歡穩定,喜歡平淡,這沒有什么錯,這不只是他的生活而已,甚至是他的權利。
從小只有乖孩子才是討人喜歡的,聽大人的話,過大人想要你過的生活,有一天你突然想要改變的時候,會像犯錯一樣,可是這不是你應該有的嗎,這不是應該你自己決定的嗎。
人生活在社群之中,總是受制于固有的生活觀念,迫于社交壓力,不斷地試圖改變甚至掌控別人的生活。可是你又有沒有回頭看看是否掌控了自己的生活呢?
希望從我們這一代人開始,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尊重別人的生活,更應該尊重自己孩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