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多貪戀這世間的繁華,就有多厭惡自己的卑微

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極度自卑的人,總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別人。各中因由,一方面是來自于家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在幼兒園的時候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學別的口吃的小朋友說話。

學著學著,我自己就變成了個結巴。

整個童年時期,我幾乎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也因此一直都活在嘲笑中,這嘲笑不光是來自外界,也來自我的家庭。口吃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我變得不愛說話,整個人也變得十分內向,我可以很久很久都不去主動說一句話,但這卻使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讀書。

由于家庭傳統的認為除了學校里的課本以外其他的一切書都是雜書壞書,而工人出身的父母也沒有讀書的習慣,所以我家里從來都不會買書,我只能想盡了一切辦法讀可以讀到的書,哪怕是零星報紙上的只言片語。

說來也奇怪,在我的記憶里我依然清楚的記得高一時候英語老師提問我的時候我站起來半天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可是高二高三的時候,我的口吃居然奇跡般的好了,我甚至能毫無障礙的說出一段段繞口令。

雖然從此可以正常的說話了,可我卻依然不愛說話。

我曾是同學眼中的憂郁少年,只是他們不知道,我并不是高冷,我只是太過自卑。

2017.1 復興公園


不喜歡和外界交流的人總是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尋寄托,整個大學時期我幾乎都是泡在市圖書館里,只要下午沒課,我就會蹬著我的小自行車到西南村對面的市圖書館里看書,然后去四季村里的一個小院子里淘打口碟。晚上回到學校再看一部電影,那時的我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將來的事,生活倒也無憂無慮。

也曾想過要拍照,只是那時的我很窮,每個月的生活費都被我用來買書買CD了,相機對我來說是太過奢侈的消費,我所能擁有的,只有手中 30 萬像素的手機。

我記得我第一份打工是在銀行里抄寫貸款資料,一小時六塊錢,每天都要寫一百多份。我拿到薪水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下了人生第一臺膠片相機。

從那以后,我便沒有停止過拍照。

2017.1 復興公園


人生總會有迷失,像光線穿過光圈,不知道到底會融化哪一塊銀鹽,還是會消散在四周的暗角之中,從此再不見天日。

有時候我會搞不清楚自己為什么要拍照?搞不清楚自己拍的是什么?更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拍出怎么樣的照片?

是要拍出看起來很好看的照片,是要忠于雙眼復制下眼前的存在,還是要忠于自己記錄下此刻內心的悸動?

2017.1 新天地


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屬于自己的攝影風格。

但是什么是風格呢?所謂攝影的風格其實不過就是主題的一致性以及美學的一致性。如果你想要找到專屬于自己的風格,就去堅持拍攝一個主題的作品,可能并不是你最擅長拍攝的,但必須要是你最喜歡拍攝的。可能你喜歡拍人像,可能你喜歡拍街頭,不管你熱衷于拍攝什么內容?第一步,堅持拍下去,形成自我主題的一致性。

主題容易懂,可是美學又怎么去理解?美學這個詞好像太大了,就像阮義忠在書中說的,談美學根本就是自己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可是說到底不外乎就是你的人生閱歷,你的知識體系所構建的骨架,在這個骨架上所發展出來的對美的理解,對美的思索。這種感覺更像是一種情緒,是骨架上生長出來的血肉,并不是外在環境附加給你的,而是由內向外的,會潛移默化的表現在你的每一次對畫面的安排,每一次光圈快門的選擇之中。

攝影的本質是要通過影像來重構建自己所處的世界,來完善自己所不能達到的另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是你理想中的世界本來應該存在的樣子,你用影像所構建的世界,才是你真正的理想國。

2017.1 交大


就像《一一》里的洋洋,他想拍的,只是別人看不到的另一面,他能看到的別人看不到,所以他要拍下來給別人看。

我們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我們拍照,就是想要告訴別人不知道的另一面,讓他們去看見他們看不見或者不曾注意的東西。我們搜集這些碎片的光影,來組織成我們世界的血肉,讓我們的世界更加飽滿,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

攝影,讓我們可以更加了解這個世界,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

2017.1 人廣附近


維姆文德斯說:「攝影者在按動快門的同時,也會受到向后的一擊,作用在自己身上。」而這種作用就像是獵人手中的獵槍,子彈擊中了獵物,反作用力卻結結實實的反應到了自己的身上。

而你的美學理念,你每一次的構圖,你對光圈快門的選擇都是這個反作用力的結果。你按下快門,你捕捉到了眼前的景像,化成膠片上定格的影像,不管它是否真實存在于你的世界,你從流動的時間中撕扯下一塊,讓它以另外一種形式永久的定格。

這一切都是為了訴說,訴說一次偶遇,訴說一個開始,每一張照片都可能是一個故事的第一個畫面。

一張好照片的靈魂是它的情緒,而你的情緒是可以嵌入到你拍攝的每一張照片中的。

是你,讓它們成為永恒。

2017.1 港匯


攝影設備的發展使得攝影這個詞愈發的廉價,好像只要有了一臺相機,任何人都可以稱自己為攝影師。

拍照這么多年,我好像什么都拍過,又好像什么都沒有拍過,我甚至覺得自己根本就不會拍照。

可我還是會繼續拍下去,為我愛著的世界,為我愛著的人。

我有多貪戀這世間的繁華,就有多厭惡自己的卑微。

我有多愛你,就有多恨你。

無線時代 2017.1 人廣附近


辭職的唯一好處就是我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時間,雖然每天依然很忙,好像有做不完的事,讀不完的書,但是我可以空出白天的時間讓自己在城市的街頭游蕩,做一只野狗,拿著相機,記錄下眼前發生的每一次美好瞬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