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但是一直猶豫于自己的邏輯差等各種關系,不知道如何下筆,但是最后想想,不管怎樣,至少表達了自己的一種觀點。
眾所周知,這是個為知識付費的年代,而每個人也都焦慮于自己的成長。所以當我們的周圍充斥著各種線上、線下課程的時候,當我們被推廣文案吸引之后,就會馬上掏錢,來購買這些課程。
但是,如我這樣,真正去學完這些課程的有幾個。
很多時候,我們購買課程的原因,是因為自己自制力比較差。希望通過付費的發方式,來督促自己去學到想學的東西,或者是有個人來督促我們學習。
但是,在現在這個網絡非常發達的年代。很多課程的創辦者只關心把課程銷售出去,收到錢就好。至于后續的學員是否聽課,就完全事不關己了。
很多人看到這里,肯定會說:那你可以不報名啊。
我想說的是,在看到推廣文案的時候,很多人肯定會被它撩撥著去報名,在報名的那一刻,肯定覺得自己會去學的。推廣文案的作用,就是鼓勵你沖動消費。
可是,當這劑嗎啡的藥量失效的時候,那股精神沖動按壓下去的時候。當我知道我不會去學的時候,沒有人告訴我可以退款啊。
大部分的線上課程都是不能夠退款的。
肯定也會有人說,你付多少錢,就買怎樣的服務。課程內容賣的那么便宜,怎么還有可能好的服務,這不是白日做夢嗎?
所以,這大概就是知識付費存在的大問題所在吧!
對于付費者來說,他們付了錢,想得到匹配付費的更多其他方面的服務。
而站在知識傳授者的角度呢,則認為,付的錢只夠買課程的內容,其他后續的就跟我無關了。
所以他們只管銷量,卻從來不會去關心一下,買了課程的學員到底有沒有去學課程。
很多人也會說,既然大家作為成年人,肯定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而且,作為一個有獨立思想的成年人,學不學課程,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所以,這里又有一個悖論存在。
很多人,買課程的時候考慮的就是自己自控力不夠,所以希望付費得到督促。但是反過來,賣課程的覺得大家是成年人,應該有自己的自控力。
所以,這是一個無法達成共識的事情。
我不是說知識付費不好。正是因為知識付費的緣故,讓大家有機會接觸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也有很多認真的知識工作者,他們是真的希望大家學到東西的。
但是也不乏存在這樣一群人,當他們在宣傳自己日入10萬,20萬的時候,在他們分享成功經驗的時候。有沒有為那些付費的人考慮過,他們的每一份付費都得到回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