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你一定會問,三伏天你居然叫我注意防寒?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2020年的這個夏天,整個福建熱的不要不要的,多地都打破了熱的紀錄,而按照民間諺語“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來說,我們所經歷的,卻只是初級階段的熱,熱的階段在“大暑三伏天”。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才是最熱的。可見,熱才剛剛開始。
一.那么,什么是三伏?三伏天的日期是怎么確定的?
1.三伏天,英語寫作“Dog days”,它起源于古羅馬。古羅馬人認為每年的七八月的酷熱天氣,是太陽加上天狼星造成的,后來就一直沿用這個說法。
2.三伏天的日期是按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按照農歷的歷法,夏至以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如此共有三伏。三伏天一般在大小暑之間,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二.今年三伏天從什么時候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時間多長?
2020年的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至7月25日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為中伏,8月15至8月24日為末伏,今年三伏天長達40天。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同,會導致中伏時間的長短不同。最短的10天,最長的一般20天。
三.三伏天的“伏”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這段時間會最熱?
三伏天的“伏"就是伏邪。即所謂的“風、寒、暑、濕、燥、火”六邪中的暑邪。三伏天本是就處在大小暑之間,加上小暑后,地表濕度變大,吸收熱量多,散發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因此累積下來,在三伏天達到最高值,因此成為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四.三伏天是不是一定要注意防暑?如何過好三伏天?
三伏天一定要注意防暑,這是很多人心里認知的觀點。其實恰恰相反,三伏天要注意的是防寒!
進入伏天,人體陽氣到達頂峰,血管處于擴張狀態,一旦著涼,寒邪便會侵入。炎熱的夏季,人們吃冷飲,吹空調,導致陽氣受損,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侵害。三伏天是一年中最容易生病的季節,本可以“冬病夏治”千萬不要變成“冬病夏至”,最后留下禍根,痛苦不已。
所以,三伏天要注意少食寒涼,多喝溫水,避免空調冷風直吹身體。至于飲食方面嘛,多吃高脂高蛋白的雞肉羊肉,可以補充損失的維生素,快速恢復體力。
一年中最熱最易生病的40天來了,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