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時候,最喜歡玩“過家家”,從家里偷拿油鹽,帶上火柴,就在我們的那一片大竹林里面升火煮飯,鄉村里的瓦房現在已經很少見了,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堆著一疊一疊的瓦片,家長教育我們要愛惜,別打碎了,我們照聽,可免不了的還是會偷拿,用于煮飯的鍋便是這樣了,就地取材的柴火便是林子里的竹葉。
每逢周末,隔壁的玉玲成為了陪我過家家的最佳人選。
那時候我由衷的羨慕她,她總是一個人在家,沒有父母的約束,奶奶忙,也常常不管她,她總是分給我蘋果,可我從來不吃,因為有一次我看到她奶奶在水果攤邊買跌價的爛蘋果。
但不吃蘋果絲毫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關系,她就只是傻傻笑笑,有一次我帶她回家,她離開之后,媽媽告訴我她包里的錢被人拿走了,我哪知道那么多,只是哭。想到可能會是玉玲拿走的就更委屈了,心想我為什么會交到這樣一個朋友呢?
結果就是我胡亂承認自己拿了錢,拿去買了零食自己吃光了。也是長大之后才想起這件事,當時肯定對我影響很大,不然我怎么會到現在還記得,想來當時撒的謊——拿去買了一毛錢一袋的零食也是為自己的智商堪憂,一百袋我是如何在幾個小時內吃完的。
后來我就不和玉玲玩兒了,常常躲著她,小學四年級她也轉學了,舉家搬遷到了另一個城市,記得上初中的時候,她奶奶回來過,還帶給我了一封信,說是玉玲寫給我的。
“我在這邊還沒有適應,我有點想你,我還想跟你一起玩兒…”她在信里這樣說。
不知為何,那一刻我認定錢不是她拿的,她甚至不知道我為什么遠離她。后來我也給她回復了一封長長的信,忘記了說了什么,但我記得有關于“十塊錢”的事,我只字未提。
至此之后,再無交集。
人總是在成年之后才意識到年少時自己原來做錯過那么多事,好少有人在年少時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竭盡全力去改正彌補,怕只道一句“最近還好嗎”就紅了眼眶。
初中的同桌,是個成績前三的馬大哈,在所有人懵懂的青春期,女生們都盡力表現得淑女溫婉,她偏偏不,每次她笑,幾近癲狂。男生們都在“啊啊啊”的吐槽她,她卻如風來去自由,從不理會。性格比爺們還爺們,只可惜了這一副美麗的女兒身。
初中三年,我天天問她要紙,所以她總是嫌棄我,作為新時代新青年的女同學怎么能天天問她這個漢子要紙呢,可她依舊天天帶來,從不間斷。不說別的,這三年我為我家省了好多餐巾紙的錢,她絕對的功臣。
臨近畢業,她依舊癲狂的笑,可我卻哭得泣不成聲,她說“以后可沒人天天問我要紙了,可出門前往兜里塞一大包紙的習慣卻改不了了呢”。
至此之后,從未相見。
不知道現在她往兜里塞紙的習慣改掉沒有呢?
后來聽說她性格還那樣,也聽說她現在在哪個城市,但終究沒見過。有些人來到你的生命里,負責給你帶來什么,然后離開。怕的是,你再難忘記。
高中時期,因為喜歡朗誦,參加了各種比賽,因此認識了好多志趣相投的人,其中,麗麗是我最喜歡的一個。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一理論在我和她身上毫無作用,培訓的那一段時間,我們天天呆在一起,每天聊不完的話題說不完的笑話。
某然有一天,我們再不彼此分享趣事,再不晚上偷偷聊天。好像我們之間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這種狀態持續了兩個星期。在一個我們都請病假沒去學校的那一個清晨,爆發了。
“你為什么不理我,把我的東西還給我,我們已經不是朋友了!”
“我要還什么給你,拿給你咯,誰稀罕”
“你是不是背后說我壞話了,你不喜歡我就說出來呀”
……
吵架持續了半個小時,我們都很平靜沒誰太激動,或者罵著臟話,現在回憶起來,我們性格真的太像了吧,所以在有一點點隔閡的時候,誰也不愿意主動提出來。
奇怪的是,吵完之后,我們兩個都哭了,但誰也沒想主動低下頭來。
培訓即將結束,她比我先離開,走的時候給我發了短信,
【媛媛,我要走了,在路上。希望你好好考試,別太緊張,你一緊張就容易發抖,要深呼吸,早餐一定要吃點,但別吃太多,我們現在這樣的狀態讓我很頭疼,但我永遠記得我們剛來這里的時候,我來找你,對你說“以后,我們就一起吧,”你看著我,笑了笑,說“好。”怕是忘不了了,加油。】
至此之后,再難相擁。
“有些人不敢想見,有些人不敢面對,是因為我們根本來不及做準備”,來不及跟麗麗好好聊聊,來不及回頭看看以前一起走過的路,跟自己說要珍惜,好多好多來不及,她們就消失在了你未來的生活里。
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但最遺憾的是我們來不及好好告別。
一生中能遇到的人太多,能記住的人占少數,真正理解你的人怕是寥寥無幾,愿我們都努力做一個別人生命里的好人,這樣,即使斷了聯系,也斷不了所有你帶來的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