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靈感來源于一句話:一道陽光,它忘記了自己是太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進而蠱惑自己相信:自己必須努力奮斗才能存活下來。每每想到這句話,心里就頗不寧靜,所以試圖去思考,訴說以及抓住一些什么。其次是致敬本人的童話最愛《little prince》,謹獻給同樣喜歡《小王子》的你。
《一束曉光》章節目錄
第一章 要有光:1.荷塘 2.小女孩 3.烏云
第二章 風云起:1.清風 2.白云宮
第三章 花峽谷:1無名蝶 2.蜜蜂嗡嗡嗡
第四章 榕樹林:1.灰貓 2.白貓 3.知了知了
第五章 沙洲島:1.隨波逐流的浪花 2.野兔 3.金魚 4.捉迷藏
第六章 百草園:1.暴風雨 2.野草和百合
第七章 山水坡:1.布谷鳥之歌
第八章 月光城:1.光影舞 2.貓頭鷹 3.青蛙4.月光落
第一章 要有光
上帝說——要有光,于是,這個世界便有了太陽。每次聽月光奶奶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她都有種莫名地想流淚的沖動,后來,反復地,每次痛苦時,她總在心底悄悄地對自己說——要有光。仿佛這句話具有神奇的魔法一般。她從未想過為何還會有黑夜,就像她從未想過為何心會痛一樣。 ?——前言
1.荷塘
清晨六點鐘,森林東邊的山坡,再往上跨上一步的距離,魚白肚的天空,逐漸開始泛紅的時刻,第一束曉光蘇醒了。
皺著眉,忍著痛,小心翼翼地,透過眼屎,他第一次看見了這個世界大紅大紅的太陽。他首先驚訝的是太陽的圓,仿佛是一個認真的少年用圓規仔細地在干凈的作業本上畫出來的一樣——怎么會這么圓呢?他想,圓得近乎不科學,圓得近乎沒有道理——這就是他對這個世界的第一印象。
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躺在橢圓的沙發——寬闊的楊樹葉上,又打了幾個滾,他瞅見腳邊有幾顆絢麗的水晶球——露珠,折射著七彩的陽光,顯得是那么綺麗,那么燦爛。他不禁脫口叫道——哇!其他任何詞語都不足以表達他此時的感受,就像一個孩子第一次看見孔雀開屏時的那種感覺,他只能笨拙地手舞足蹈,哇哇亂叫,以表達他心中的驚訝和贊美。他只能體會這種美好,卻還無法用語言去表達,因為對于孩子而言,語言有時候顯得太匱乏太蒼白太無力。
碧藍的天空中,一朵朵棉花糖似的白云下,清風輕柔地搖擺著這一片荷塘,黃的,紅的,灰的小鳥兒自賞自嘆地歡唱著。白的,紫的,粉的花兒在叮叮咚咚的溪水邊,活潑歡快地兀自開放著。浪花兒在陽光的直射下,顯得波光粼粼,仿佛月光在荷葉下蕩漾,浮在水面的青蛙在荷花的陰影下,四肢伸直,一動不動,仿佛在冬眠,金魚繞著莖游來游去。岸邊野草群舞,野兔隱沒其間,百合迎著清風歌唱,蝴蝶和蜻蜓翩翩翻飛;山坡上,山羊低著頭吃著草,野豬懶洋洋地曬著太陽;大榕樹上,貓兒追逐,知了喧鬧,布谷鳥唱著古老的歌謠。
這便是曉光的家鄉——無名湖了,當然,因為湖水一隅鋪滿了荷葉,所以,這里的動物都稱它為荷塘。本來這個世間的萬物都沒是沒有名字的,后來有了語言,才各自有了名字,當然,在沒有名字之前,他們也是明白彼此的。湖的上游是一條小溪,下游也是一條小溪,好像溪水走到這里時,有些累了,所以暫時在這個葫蘆搖籃里坐了下來,和森林聊起了天,然后一席話結束,溪水又向下向著西邊繼續趕路了。
沒有動物知道溪水是從何時何地開始的,也不知道流向何處,也沒動物關心這個,偶爾有好奇的就跑去問問日日夜夜養神的烏龜大神,因為他活得最久,而且年年不動,所以找他問相對比較方便,所以要問什么路,烏龜大神是最方便的存在。
清晨的陽光一溜出荷塘,霧氣便向上一一浮開,一湖荷葉也微微有些顫。隨著溪流的方向,愈來愈遠,一上山坡,視野就寬闊起來,一大朵一大朵的白云,宮殿似的,占滿了一整片天空,花峽谷的花仿佛一下子活了過來,一重重的隨風起舞。遠遠看去,榕樹林的一方,就是一整片的綠,和草原的綠直接連接成了一體。那一只布谷鳥又出現了,慢慢地滑翔似的移來移去。跟隨布谷鳥的軌跡,便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藍,那便是大海了。從天空看,這一方是那么近那么小,但任意一處卻都相差著幾十里的路。
這一束曉光,便跟隨著眾多的其他陽光,在這芬芳的荷塘邊的林間追逐著嬉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