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選擇了那條更難走的路。”
GQ的三月刊推送了采訪咪蒙的文章,文中不經意間提及“咪蒙的助理以前是她的實習生,現在月薪5萬?!?/p>
一時間成了熱點,憑什么畢業兩年就可以這么高的月薪?
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
16年是原創公眾號爆發的元年,咪蒙是原創作者中當之無愧的NO.1,一年的時間便獲取800萬粉絲,肯定是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不得不說,這位實習生踩到點上了,跟對老板,受得其中的艱辛,一直堅持下來,她給咪蒙創造的價值不會低于拿到的工資。
自己的錢都是實力掙的,別人的錢都是關系來的
很多人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工作中哪都礙眼,看什么都有點意見,仿佛都欠他的。日常工作應付完事,反正就這么點工資,那么較真干嘛呢。幾年下來,自己的實力沒什么長進,工資更是沒什么長進,年齡到時真切的長了。
看到別人的工作寫著跟自己一樣的名稱,再一看工資,差了一大截,心里估計早就喊了起來:這都什么情況,拿這么多錢,肯定是個極擅長溜須拍馬、跟領導的關系搞得風生水起之人,這老板都什么眼神啊,盡給這種人優厚的待遇。
跳上一次槽,漲上一次工資
同等崗位跳槽,便會漲一定比例薪資,已經是很多行業默認的規則。這讓不少人嘗到甜頭之后,完全停不下來,甚至都成為了漲薪的主要手段,誰還能跟錢較勁啊。
可是,行業里能提供更高工資的企業又能有多少呢?用不了幾次,便無處可跳了,一看望去,都是挺眼熟的企業,總不能回頭吧?好馬不吃回頭草,再找找!
圈子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沒跳多少次,大家基本都會知道你喜歡折騰,不會做長時間停留。接下來等待你的,很可能便是懸崖了。這時會發現當時你看不上眼的傻小子已經可以拉你幾條街了,很不公平,是不是?
吃苦耐勞,不爭不搶
心甘情愿地賣命干活,領導又不傻,總能看到自己的價值,薪資嘛,自然也會高的??蓵r間一點點流走了,期待的事卻不見苗頭。會議中、領導前總也憋不出幾句話,給同事領導說點好聽的,馬上就能跳起來,嚷著這是侮辱。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每一個公司都會有自己的核心部門或崗位,這是領導最重視、機會最多的位置。如果你想快一點,那怎么可以錯過呢。當然,你肯定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也就是說有些事,公司需要,但只有你會做,或者只有你能做的很好,難道老板會假裝看不見么?
要有態度,一定要有態度,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不回避應有的沖突,再加上過硬的專業。很容易給人留下有擔當、有原則、值得信賴的印象,酒香不怕巷子深。
哪個公司不喜歡能帶來價值的人
不管你的老板多么傲嬌,公司文化是多么不走尋常路,面對能做到下面兩點的人,也會張開懷抱,毫無抵抗力的。
一是能持續給公司創造新價值。公司要成長便要不斷有新的價值涌現,停滯不前會讓公司害怕的。就像人一樣,每天像陀螺一樣飛速運轉,日復一日,卻看不到進步,你說怕不怕?
二是能很好地提高團隊效率。即便你自身業務能力一般,也沒關系,與團隊總體效能大大提高相比,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尤其是團隊人數較多的情況下。
人與人也好,人與公司也好,都是價值的交換。你有我想要的東西,我有你想要的東西,彼此掂量著合適,那就成交。拿10個單位價值的東西與5個單位價值的東西交換,怕只能是癡人說夢,不過是有些時候價值到底是多少,沒那么清晰,只好暗自估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