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版)
南明教育的前身是主持新教育實驗2006年至2014年理論研討與課程研發的新教育研究中心,由干國祥、王志江、魏智淵、馬玲等共同發起。
脫離新教育實驗后,團隊注冊“南明教育”,把八年來持久研發的課程系統稱之為“全人之美課程”,以區別于自身曾創造的新教育兒童課程、全人課程等。
“南明”之名取自莊周《逍遙游》,其詞原為“南冥(南溟)”,其義實為“南明”。團隊認為:北冥象征著無限的可能性,但精神還未醒來,生命還未展開,可能性還未實現;而南冥是精神和生命的最高實現,但因它無限的寬廣和深邃,所以即使已經清澈和明亮,仍然是一深不見底的“天池”。
南明教育,即是希冀生命從無限的可能性中萌芽并轉化,逍遙翱翔于天地之間,體現出、實現著精神的最高自由。
南明教育擬定了“全人之美”如下課程總綱領:
舒展其身心,強健其體魄,
優雅其儀容,細膩其感官,
豐富其感受,砥礪其思維,
淵博其知識,尊重其異議,
獨立其精神,自由其思想,
充沛其德性,文明其德行,
維護其尊嚴,實現其自我。
在這里,“舒展其身心”至“優雅其儀容”是身體課程的綱領;“優雅其儀容”至“豐富其感受”是藝術課程的綱領;“豐富其感受”至“自由其思想”是智慧課程的綱領;“獨立其精神”至“實現其自我”是道德人格課程的綱領。
整個課程以“維護其尊嚴”為最低原則,以“實現其自我”為最高目標。以不羞辱恐嚇,不考試排名,學生之間、教師之間相互激勵而不相互傷害為隱性課程。
身體課程、藝術課程、智慧課程、道德人格課程這四個二級課程,各有數個三級課程和數十個四級課程系統組成。這些子課程,來自于團隊十多年來的研發,并在繼續向前推進,繼續在教育生活中創造。
全人之美課程1.0版本(2006~2010):團隊前身新教育研究中心曾提出了“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共讀共寫共同生活”、“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職業認同與專業發展——書寫教師的職業傳奇”、“文化,為校園立魂”、“活出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締造完美教室”等流行全國的教育理念,主持研發了讀寫繪、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晨誦·午讀·暮省、童話劇、期末慶典等流行全國的課程。
全人之美課程2.0版本(2010~2015):通過主持內蒙罕臺新教育實驗小學等學校,團隊將1.0版本的所有課程有機統一于“全人之美”課程系統之中,創造出完整又統一的課程體系,涵蓋全部校園生活和教育過程,并形成了精研經典、自我實現、相互激勵與啟發的團隊文化。這些學校的成就獲得見證者的高度肯定,該校曾被不少專家譽為“中國的帕夫雷什中學”。反映近十年來中國本土教育創新的《為生活重塑教育》一書的第一個案例就取材于此。
全人之美課程3.0版本(2016~ ):為了突破目前公立學校的管理和文化瓶頸,團隊在各地創辦私學,試圖借全人之美課程,實現“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確保“(師生)做一個自我實現著的自由人”這一終極目標能成為教育現實。隨著中學課程的重新開辟,整個課程系統也產生了重心的微調:全程加重了“審辯式思維”的份量,在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增加了“研究性學習”的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