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于稻盛和夫
《活法》這本書的作者是稻盛和夫,他是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畢業于鹿兒島大學工學部。
1959年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1984年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
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會社會長,僅僅一年就讓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并創造了日航歷史上最高的利潤。現任京瓷名譽會長、KDDI最高顧問、日航名譽顧問。1984年創立“稻盛財團”,同年設立了一個像諾貝爾獎一樣的國際獎項——“京都獎”。
二 個人感受
聽完了活法的講解后我覺得我學到了很多,我來總結一下:
1.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思維方式,比如說我在夏令營的時候在中孚二樓看到了一張5元的明睿幣,我想的是把它物歸原主這才是對的。而有一些人以為用不正確的渠道可以獲得更多的錢財,但他們最后的結果就是犯法坐牢,而那些努力的人最后的結果就是成功。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如果成了負面的,那么他的熱情和能力越大對社會的危害性就越大。
2.人格=性格+哲學
性格是與生俱來的,而哲學就是從小到大學到的所有的簡單質樸的做人的道理。
我的性格是非常膽小和害羞的,不太擅長與人交流。
而我的哲學是在來到明睿書院的這段時間里建立了很多,比如:要團結、有耐心、善良,自我負責等等。
明睿書院和我以前的學校相比差別太大了,因為之前的學校里的老師要打人,還很痛,而這里的老師從不打人,還很溫柔。自從我來這以后我覺得我的文章有了很大的進步,以前我寫的文章很枯燥,沒有技術含量,相比之前我真的有突破性的進步。
現在我明白了以前的老師風格和現在的老師的風格是會直接影響到我的人格建立的。
3.在哲學層面僅僅知道是不行的,只有貫徹、落實、做到才會有意義。
這句話說的是如果我們知道某個哲學(比如說高爾基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個哲學說的是我們要多多讀書,書籍可以讓我們增長見識、擴展視野,還可以讓我們心胸寬廣,而且讀書還可以讓我們的學習成績大大的提升。
如果我們只知道那個道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不去行動(閱讀),那么這個哲學就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
(1)我自己與書籍的關系:
現在每次寫作業的時候根本不用家長的手機,自己去圖書館查就可以了。
我喜歡看書因為書讓我懂得了怎么預判天氣、怎樣在野外生活、調和家人和自己的關系等等。
但是僅僅知道是不行的,就像我們知道看書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而有時候我們卻只想著看電視一樣。
我認為我們要做一個不讓爸爸媽媽操心,自我負責的孩子。
4.稻盛和夫把人分為四種類型:自燃型、易燃型、可燃型、阻燃型。
自燃型就是自己有動力主動學習,意思是不用靠別人推動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成功。
易燃型就是非常容易被啟動,指的是別人無意間說的話也許就會讓你茅塞頓開,這種人也很容易成功。
可燃型就是通過別人很努力的教,啟發,是有學習和努力的意愿的,這種人就缺少一點自主性。
阻燃型是別人推動你學習你都不愿意配合,不管別人多努力的教你和啟發你,你都不肯努力,我認為這種人最無可救藥。
5.天堂和地獄是一樣的,不同點就在于人心。
有一些人傳說:地獄之所以成為地獄,就是因為人心地丑惡,天堂之所以成為天堂,是因為人心地善良。
同樣是一樣的風景、一樣的一米長的筷子,為什么地獄的人都天天餓著呢?而天堂的人都吃的飽飽的呢?
那是因為天堂的人都為別人著想,所以這一個人喂那一個人,那一個人喂這一個人,他們每一個人都吃得飽飽的。但是地獄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都只為自己著想從不為別人,所以他們誰也不管誰,結果誰也沒吃上一口飯,他們都很餓。
我們千萬不要學地獄的人,我們要知道幫助別人的同時別人也會幫助我們,因為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也是作者所說的“利他之心”。
這本《活法》告訴了我很多的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所有的哲學(道理)僅僅知道是不行的,只有貫徹、落實、做到才會有意義。”
最后我要改正我有時懶、不想動的毛病,這樣我才能更進一步的走向成功。
還要多多讀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