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成長營進行到第三周,有些伙伴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輕度不適,可能要放棄日更了,我深表理解,可能在工作領域非常出彩,而對于寫作,實在是沒辦法兼顧了,還要沒日沒夜的加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對任何勤奮艱苦的人生都應該心懷敬意。
說實話,寫作課開始還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有一個人翻遍簡書1000篇文章之后大放厥詞,說簡書全是垃圾文章,現(xiàn)在他的號已經(jīng)沒有了。我只想說,可真夠無聊的,就像嫌難聞還要再聞聞。寫作課有點像心理咨詢,敢于付費,踏出那一步的時候,說明已經(jīng)有了正視內(nèi)心的勇氣,要說收獲不值這些學費,可能是比較寄希望于別人能影響自己而已。
今天的課,看到標題我就想,太早了一點吧?第三課就講出書啦?不過現(xiàn)在這的確是我可以考慮下的問題。因為我現(xiàn)在有了比較垂直的領域,可文章還是比較雜亂的。
老師講了三個大的方面。
第一,為什么別人能早些出書,而我文筆不差,卻沒有機會?因為文章沒有體系。
聽上去好像出書離剛開始寫文的比較遙遠,但是開始要有這個意識,知道自己寫的什么類型。附帶提一句,哪怕寫的是隨筆,也可以投到隨筆集,日更計劃的,五個投稿機會都要用完。
當寫了一段時間有了一定基礎之后,可以建立自己的體系。文集要干凈整潔,讓人一看就很明確。
比較常見的領域有:小說、科幻、鄉(xiāng)土、穿越、宮斗、仙俠、懸疑、情感、心理、工具、歷史、雞湯、情感、育兒等等
文體有:長、中、短篇、游記、雜文、論文、散文、故事、小說。
而我比較偏向于歷史領域,這里也有一些細分。其實我最近也在看一些歷史人物類的書,給我了一定啟發(fā),他們書中的人物通常具有某一個特質(zhì),一條線索傳下來,形成了一個冊子,比如,都是屬于有恒心的人,或者他們都是文人,他們都是情侶,他們都是非正常死亡的。
所以我打算開一個連載,不過每篇的字數(shù)可能要長一點。
二、寫書思維重要性
無論哪一種文體,散文、短篇還是故事,都需要寫書思維。
這可能比較困難,因為需要每篇開始前,都要定一個大綱,一個大主題,所有篇章定一個中心思想,不能隨心所欲,沒有自己的想法。
老師講的是我需要改進的,我需要細分每個人物身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可以把他們列在一起,比如,他們是俠客、皇帝、文人還是壯士。
三、領域一定要垂直。在某一個領域成為專家,把自己做成那個領域的標簽。
這一點深有體會,不過我向來沒有什么什么專家的概念,因為之前書法老師說,古代就沒有一個人敢稱家的,因為從來就沒有職業(yè)書法家。
所以我現(xiàn)在覺得即使一個作家,他也不是方方面面技巧都成熟了,與其這樣,不如攻一個領域。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假如有一天真的有人能看到我們的文字,希望我們都能夠大聲說一句:我已經(jīng)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