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和西藏一樣,給人無數的遐想。西藏是最靠近天堂的地方,坐在布達拉宮廣場前看晚霞是我想到最愜意的事情。而云南,它溫潤似玉,似一個穿著白襯衫扎著馬尾辮的女生,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般。從飛機上下來的那一刻,我就愛上了這個省份,風呼啦呼啦的吹著,我的腳步越來越輕快,一路飛奔,抖落身上殘留的廣東氣息。
行程的主要目的地是大理、雙廊,昆明只是作為一個中轉站。大半天的時間刷兩個景點,吃一碗正宗的云南米線,時間還是綽綽有余的。在家時就已經做好行程攻略,計劃去云大、翠湖。9點下飛機后,直奔六號線,坐車到東部汽車站,再坐60路公交到昆明火車站寄存行李。
快速熟悉一個城市,最簡單粗暴的方法是走進一家當地的餐館,吃最地道的美食。來到昆明,怎能不來一碗云南米線呢?
未到云南之前,我對云南米線的印象只停留下過橋米線,一碗沸熱高湯一勺勁道米線顛覆了我對米線的看法。不過漫漫2小時的候機時間,手賤搜索了云南米線的資料,才知道原來除了過橋米線,還有老昆明的小鍋米線,蒙自的大碗、彌勒的鹵雞米線、玉溪的鱔魚米線...云南人對米線到底得多熱愛啊,一天換一種米線吃法的節奏。
壓馬路的時候,一看到好的風景忍不住就開啟街拍模式,這一家云南米線店與我撞了個滿懷。它太文藝了,放眼過去還以為走進一個四季花園,可是明明聞到香濃的高湯味道啊。它還有一個更加文藝的名字,叫東街九號。
當看到我一臉懵逼地站在餐牌前糾結時,店員給我推薦了店里的主打款--家宴。它由什錦小鍋米線、鮮花洛、水媚娘、泰式涼米干、油菌絲、玫瑰釀(飲品)組合而成。聽店員介紹時,我的口水已經吧嗒吧嗒的往下流,像一只正等著排骨的沙皮狗般焦慮又快活著。
小鍋米線是昆明米線的一大流派,一鍋一碗的米線,鍋是紅銅做的,比碗稍大。因是第一次吃雜錦小鍋米線,自然不會放過每一個小細節,我站在老師傅旁邊,看著他慢慢將銅鍋填滿,變出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小鍋米線。
米線是溫和之物,它不像堿面那樣經過碾揉摔打,勁道十足;也不像紅薯粉那樣有天生的膠質,Q彈人性,它由大米制成,性子謙和,柔軟吸味,老少皆宜。天生易消化,在胃里自然受到熱烈的歡迎,胃舒服了,心情也就好了。
高湯熬制的湯里,豆芽、番茄、腌菜、鮮肉、韭菜舒服地躺著,斜斜地倚在米線上,似一場篝火晚會,熱鬧,歡樂。本以為雜錦的小鍋米線里,會使各種食材的味道混雜而失去其特色。
接過勺子時,本能地先喝一大口湯,湯是清淡的賣相,濃郁的高湯給了舌頭一個溫暖的擁抱。米線本沒什么味道,在什么湯里它就呈現什么樣的姿態,在雜錦小鍋米線里它盡顯謙和、可愛,可是在豆花米線中,它就像藍色精靈般調皮、快樂。
它們揉進了各自的特色,就好像一支深得人心的樂隊,貝斯手、吉他手、鼓手、主唱默契度極高,彈唱著舌尖美食。哧溜哧溜地吃著面,雙手捧起碗大喝一口湯,舌尖上“旅行的意義”輕輕地哼唱著...
這一顆長得晶瑩剔透的水媚娘,吃起來像果凍般。仔細觀察它的外表,還可看到里面鮮艷的玫瑰花瓣。涼涼的,甜中帶一點點的酸,我不忍像以往那樣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用勺子輕輕切一小塊送進嘴里,感受它帶來的初戀回憶。
昆明是一個鮮花城市,在不同的季節里,水媚娘也是千姿萬態,有時是玫瑰花,有時是櫻花,有時是...
再喝一口玫瑰釀,它是由檸檬、雪碧調制而成,再淋上玫瑰醬,末了加一片薄荷葉。本以為這是一杯普通的飲品,聽完店員介紹后,遲遲不敢下口,“這真的不是一道黑暗料理么?”。我慢慢地攪拌著,看著玫瑰醬一點點地與檸檬汽水融合,小心地喝上一口,“靠,好喝。”酸、甜、清香的味道合為一體,特別適合女孩子,酸酸甜甜就是我,一邊喝著飲品,木椅上的我開始搖擺起來。
這一個“家宴”吃下去,整個人都慢下來了,胃里篤悠悠的踏實。這個時候才有閑情打量這家店的環境,抬頭處處是風景。米線簡樸敦厚,裝飾擺件卻透著小清新,嚴重懷疑店主是不是設計師出身。
結賬的時候,適逢店主外出歸來,便問她怎么取了一個“東街九號”的文藝店名?她淺淺地笑了,“這家店,我為外婆開的。”
東街九號,是以前外婆家的門牌號。
花藝店?文藝情懷?不是,只是記得外婆家的院子里種滿了繡球和玫瑰,廚房里是滿滿樸實而美麗的器物。我們只是把兒時的記憶帶到了這個小店。
這樣一家小店,適合路過昆明的游客進來坐一坐,享受米線與藝術碰撞的旅游生活,獨自一人,也很美好。因為這么多種食材,這么美的器物,這么溫潤的湯,足以讓你專心地吃,忘了那些糾結于心底的小情緒。也適合小情侶、伙伴們結伴同行,你點一份豆花米線,我來一份小鍋米線,我勺起了你碗里的豆花,你喝我的濃湯,絮叨著生活里發生的趣事,任由思緒在時空里亂竄。
吃完,我也該出發了。翠湖翠湖我來啦。
店鋪地址:昆明市西山區書林街書林花園3號商鋪,東街九號店。從火車站打車過來,僅需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