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有些焦慮。
當然你們無需為我擔憂,考慮這一切的時候我是比較理性的,既然我能將這些心情寫下來,便是在告訴你們,我還好好的。
其實不安才是生活的常態,這樣被仔仔細細規劃的生活,想要拼盡全力地獻出自我的情緒,才讓我感到自己在這世間存在的真實性。
不斷在追問自己,我到底能做好什么?似乎我對什么都有些興趣、有些特長,但又不是頂尖的好、不是能取代任何人的獨特優勢。我不過是個平庸的人,卻不愿過平庸的生活。
我不再是個受人保護的小孩子了,也不能永遠都安心地待在校園里,不擔憂生活的壓力,可以隨意地選擇今天是否賴床,下一堂課是否給自己走神的機會。
我的壓力很大,學業的壓力,專業選擇的壓力,未來職業規劃的壓力。
我愛文學,可是我又想我是真的愛文學嗎?我真的那么適合學習它嗎?這一個月,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缺失的東西太多了,在課堂上常常因為自己知識、思想的匱乏而產生自我懷疑,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大一或者之前的階段,我因為覺得自己“還不錯”,所以從不畏懼演講、面試這些展現自己的機會,現在卻反而開始害怕、畏縮起來,怕發出聲音,怕成為焦點,因為覺得自己的能力不配去做。
我適合做學術嗎?漫長的可能沒有明顯收獲的過程,我真的有定力、有勇氣、有耐心做下去嗎?我是個需要被不斷被認同、被肯定的人,這樣可能長期得不到回饋的事業,我真的能堅持嗎?真的能享受這個過程嗎?
我愛媒體工作,可是我真的有能力做好這樣的工作嗎?運營、管理、創造、與人交往,似乎樣樣我都那么欠缺。我渴望去大城市闖蕩,可我真的能忍耐那些生活的壓力、不安全感,真的有持久的能力不斷創新、產出嗎?
我可能適合做教育工作,可我甘心不去嘗試其它的人生選擇,而選擇一份安安穩穩、一眼看到盡頭的普通工作嗎?并且做好教育工作實在是不易,需要面對各樣的無奈與疲憊。
可能是因為最近專業課開設的種類太多了,我想把每一門都抓好,可是真正去做,往往成了急功近利,什么都深入不進去。我是該任性地不去計較一些成績、后果,讓自己只去讀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嗎?可我不甘心。
新的環境壓迫著我,也讓我不斷審視自己,催促著我長大。
總是覺得時間不夠而自己需要做的太多,便匆匆忙忙地什么都做不好。
未來在哪里,我無從得知,只能每一天每一天地為未來加碼。
我沒有喪,依舊斗志滿滿。
我沒有對自己失望,依然全心愛著自己。
我沒有放棄追求,依然相信世界的美好。
我一直、永遠在路上,滿載行囊。
這篇文章寫于九月份,那幾天真的好焦慮呀,現在想明白了就好啦。
歡迎你來我的公眾號:半段詩? 找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