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的普通話特訓班結束了,時間過得很快。這次自己每天都堅持完成當日打卡練習,收獲最大的是發現了自己很多以前不自知的普通話問題。
自己在普通話上,可以說是基礎稍好一點的同學,但這點優勢算不得什么。沒有經過系統專業的普通話學習,存在的問題依然很多。這次就是給自己找毛病的過程,很難得。并不是誰都愿意告訴你,你的缺點的。我正是希望通過專業的老師指導獲得專業上的提升和進步。
以下是自己目前普通話上存在的明顯問題:
1、輕聲發不好。以前都是憑感覺,不知道輕聲到底該怎么發才正確,碰到陌生詞匯,就會讀錯。
2、上聲發的不好、不到位。督導和老師多次指出自己這個問題,上聲的調值,在最低點的時候有點下不去,可以用虛聲轉換一下,不要太實。
3、有些音節不知正確發音嘴型。比如,發hou音的時候,里面的o韻母嘴型不對,嘴巴長得太大。
4、連讀時,有點蹦字;應該把字連成一個整體,讓讀音更連貫。
5、有些平翹舌也有問題。平翹舌的問題單個讀都沒問題,一到句子、文章中偶爾也會讀錯,沒有形成正確的語音習慣。
6、有些字詞尾音發音不利落,會有飄的感覺。
7、兒化音也是憑感覺發的,不懂正確發音規律。
8、虛實聲不會轉換,多用實聲,導致聲音平,無變化起伏。
總結完自己的主要問題,真是不總結不知道,一總結嚇一跳。自己問題可真是不少,不過很是慶幸。找到了問題所在,接下來去改正就好了。
以前自己懵懵懂懂中是知道自己有問題存在的,但沒有專業的老師幫你指出來,只能憋在那,出不來。
經過學習,知道了癥結所在。比如:兒化音,兒化不是單獨的音節,它是“兒”和前面音節合音形成的音變現象。也就是:韻母+卷舌=兒化韻。但也不是所有的韻母兒化都是直接加兒音的,是有具體規律的。
再比如輕聲練習:輕聲發音時一定要讓輕聲音節短一些;輕聲的調值也是不同的,平時多聽范讀找感覺。主要錯誤是會把輕聲字發音時長太長或者趨向于本調。
還有很多問題知道了改正的方向,21天不是一個習慣養成的結束,而是培養新習慣的開始。
在學習群里有很多積極又愛學習的小伙伴,無論大家的水平如何,都在努力認真的學習。所以,決定你最終位置的,不是你的起點,而是你的終點。清空心態,清空過去錯誤的認知,一切從零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