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家長群里老師上午布置了一個系統(tǒng)任務(wù),關(guān)于完善確認孩子信息卡的任務(wù),每個家長都必須在兩點前完成。
老師將完成步驟截圖發(fā)來,APP端和PC端的都有,步驟看起來確實花眼。有一個A同學的媽媽在群里問怎么弄?許久卻只有一個人回復這位媽媽。顯然這個回復也無力,A媽媽繼續(xù)追問。
老師在上課,無法回復。
當我確認接龍完再次看到A媽媽在群內(nèi)求助消息的時候,已經(jīng)一個小時了,一共就一位家長回復,可A媽媽并沒有發(fā)確認接龍消息。
我隨即用標注筆把截圖標注了以達簡化發(fā)過去,她依然還在問。
可這個時候大多數(shù)人都完成確認了。
本來我也想過,這么多家長都沒回復A媽媽,是不是覺得她太low了?
可我又在想,她一定很著急,畢竟全班39個同學都確認了,就差自己了。
這時,群里有一個家長說,你把登錄手機號發(fā)我,我?guī)湍愕卿洿_認下。
我給這位家長發(fā)了個大拇指的表情,因為我也想到了,這位A媽媽很顯然不會操作電腦,說多少也不管用。
A媽媽趕緊發(fā)了手機號在群里,然而,很長時間,說幫她的那位家長并沒有回應(yīng)。
于是我決定加她的微信,加上我問她,有人幫她弄好沒,她說沒有!
我果斷幫她登陸截圖給她,確認并搞定了。
后來老師出來在群里發(fā)話了,感謝熱心回復的家長們,有家長幫她解決了,愿以后咱們家長群像個大家庭一樣,互相幫助。
老師還在私信上特意感謝我!
后來了解到A媽媽是一個高齡二胎媽媽,老大都上大學了,不太熟悉電腦。
再后來的整個班級群里,平時家長的咨詢響應(yīng)率高了很多。
講這個事例,我想起不知在哪看過的一句話,“當你對邊界模糊不清的時侯,請選擇正能量行為”。
如果我們對眼前的事持有疑慮
如果我們需要選邊站的時候
請傳遞一種積極正能量的聲音,顯然是沒錯的,舉手之勞切莫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