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烏孫連穿第四天,早上9點從牧民家溜索營地出發,過科克蘇河溜索到達草原站,從草原站右側一路上升到刀鋒達坂下,休整過后開始攀爬刀鋒達坂,然后下降到龍脊下水窩子營地。今天驚險刺激的是溜索過科克蘇河,而更大的挑戰是草原站牧民家瘋狗的追逐和爬升與下降刀鋒達坂,全程34.8公里,用時11個小時。
溜索丨鐵鎖橫貫云水間,驚濤怒吼卷兩岸
早上8點拔營,而我和鷹子7點20便收拾好裝備,還未裝進去一場大雨就澆了下來,我倆躲在牧民家的茅草屋的屋檐下,只能貼著墻站立,像兩個罰站的孩子,我們一齊想到了網上很熱火的“罰站圖”,然后來還一句沒一句的對話:你為什么罰站?因為上課睡覺,那你呢?是因為不睡覺。
8點20雨停了,收拾好裝備準備啟程,牧民家門口樹立了一個旗桿,正好今天是周一,開始升國旗唱國歌,完畢后開始過溜索模式。
看著拇指粗細的鋼繩不眠的有些膽顫,通常是人包分離,依次輪換過河,正擔心著,一匹馬掉了下去,湍急的科克蘇河一下子把馬沖的老遠,正當大家擔心的時候,馬兒堅強的站了起來,艱難的過到河對岸,大家立刻鼓掌起來,還甭說哈薩克族的馬就是厲害。因為馬兒落水的緣故,使得過溜索也變得需要勇氣,我第一批趕過去,主要為了給大家攝影,于是華麗麗的飛了過去。
▎到了科克蘇河對岸,趁著人少迅速換上KüHL短褲,開啟給隊友攝影模式。
▎一批裝備一批人,搖搖晃晃輪番而過。
▎50后大叔熱情奔放,來來來哥們,吻一個唄!你背后有個妹紙呀!啊!在哪?同性的才是真愛,狼塔C+V第19期的真愛展現的淋漓盡致。
▎此次新老烏孫來穿的隊友都是熱心腸,剛下溜索就開啟了運輸裝備模式。
▎妹子們在溜索上尤為的嗨。
▎溜索的另一端全靠一顆大樹固定,常年月累留下了深深的印痕,50后大叔蹲下休息的空閑也不忘記賣萌,一路上與50后大叔聊天發現,大叔對于裝備的觀念真是與時俱進,雖然此次是重裝,輕量化的概念已經在實踐,在此恭喜50后大叔成為綿陽市登山協會名譽主席。
▎皇族大地直接爬上去卸下裝備,交到下面的傳輸隊伍。
▎小如果、鷹子、毛,以及毛的外掛樂呵呵的過著溜索。
▎豆漿和清風擠在裝備框里艱難的溜過來,豆漿被擠得弓著腰,清風則斜側著蹲坐都不是。
▎打包好裝備準備啟程,可樂是我每次長線的必備,這次帶的是櫻桃味的可樂,壓箱底的美味,狼塔C+V背著薄荷味的可樂到第六天下了哈坂與大家分享,這次要背到刀鋒達坂上進行暢飲。
▎探路者29件限量版黃金軟甲沖鋒衣,經歷了端午節鰲太極端天氣下的考驗,此次是必帶品,?KüHL短褲穿著舒適而速干,為此次過河、劃船立下了汗馬功勞。
▎過完溜索再次啟程,接下來就是7道湍急的河流,最淺的在膝蓋以上,最深的在腰部上面。
▎輕量化的代表小如果奮力的過河,運動員的體魄,速度快而且體力彪悍。
▎齊腰深的河水,呃,還是騎馬吧,這樣舒服一些,最主要的是不用穿著濕內褲行走,還得靠自身的體溫暖干。
▎遠處的雪山開始涌現,由于早上下了一場雨的緣故,云霧繚繞尤為漂亮。
▎雨后的青草瘋長,道路已經被青草所掩蓋,前面隊友踩出了一條蜿蜒曲折的草痕。
▎12點半到達午飯點,大家開始邊吃午飯邊曬帳篷裝備等, 得知隊伍要分開的萌妹子樹影,臨出發前合影一張。
新烏孫丨云嶺冰封舔刀鋒,雪蓮典雅峭崖歡
隊伍開始分為兩撥,走老烏孫的晚上7點左右就能到達天堂湖了,而走新烏孫的就此分道揚鑣,各自開啟新的征程,清風帶領我和如果、鷹子、蔣家王朝、胡兒、古惑仔開啟了新烏孫龍脊線。
▎13點20清風帶領我們哥6個開始朝著草原站龍脊線的方向挺進。
▎中午各種蹭吃蹭喝吃的太飽了,停下來噓噓一下,再拍幾張照片,我去,人呢?怎么找不到了?然后奮力追趕,終于看到人影了,好吧,我繼續晃晃悠悠的在后面邊攝影邊追趕。
▎其實徒步的時候看到牛羊之類的,更多的不是羨慕其悠閑,更多的想法是看來扎營的時候有肉吃了。
▎陽光的照射下,云海升騰四起,最擔心的其實就是下雨了,清風說有我在天氣會差嗎?去年的這個時候烏孫連續下了2天的大雨,再美的景色也會懶得欣賞,好在清風就是天氣好的象征,例如狼塔C+V,清風從C線撤出后,立馬迎來了小雨和連續兩天的暴雪。冬季狼塔清風在,全程無雪,剛出山不久暴雪襲卷整個狼塔,包括此次的烏孫,剛從黑英山出來坐上車,烏孫就迎來了大暴雨。連樹大就說清風的好天氣的保證,儼然已經成了吉祥物了。
▎遠遠的看見大家怎么都不走了,在那里等我,追上去后得知,前面會有一大波的瘋狗來襲,原來清風為了此次新老烏孫能圓滿的穿越在上一期專門去探路,辛苦辛苦了!
▎果不其然,美景下的兇險尤為的驚心動魄,我們7個人豎直排列,清風走在最前面帶路,其他人把登山杖杵在外面兩側,最后一個人把登山杖杵在后面,我由于前一段時間被野狗咬了一口,尤為懼怕,老老實實的跟在清風和如果后面。這條線路人跡罕至,牧民家的狗也沒見過什么大世面,8條狗一擁而上圍繞我們不停的狂吠,追了我們足足半個多小時之久,下面的一波剛過去,緊接著又一波吠狗蜂擁而至,其實最擔心的就是古惑仔,他在隊伍最后面為我們保駕護航。
▎躲過了野狗的襲擊,開啟全程上坡爬達坂模式,無盡的上坡,最主要是沒有路,全憑清風在前面深一腳淺一腳的探路,如果跟不上的話,草很快就覆蓋了路徑,只能自己也是深一腳淺一腳的往上走了。最要命的還有沼澤,只能貼著邊,迎著往下流淌的山泉前行。
▎跟在清風后面的永遠就是如果,強悍的體力不得不服,而且每天還往包里塞1-2塊石頭,原因就是玩輕量化玩的包太輕了,考慮到馬上要去攀登雀兒山了,給自己的包加點重量!!!
▎回頭看了一眼來時的路,不由得懷疑自己居然爬了上來,而且只用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遠處的山頂慢慢的被云海籠罩,清風看了一眼說,明天絕對是好天氣。
▎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見到和接觸天山雪蓮,強烈的中藥味迎面撲鼻,話說這玩意燉老母雞是最好的。多少武俠小說中把天山雪蓮捧得神乎其神的,真實見到后還是異常激動。
▎天山雪蓮,因其頂形似蓮花,又名雪蓮花。為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多分布在新疆天山(烏魯木齊、博克達山、和碩)、青藏高原等地。生于高山雪線附近的巖縫、石壁和冰磺礫石灘中,適合各種復雜氣候環境,通常生長在高山雪線以下。氣候多變,冷熱無常,雨雪交替,最高月平均溫3-5℃,最低月平均溫-19至21℃,年降水量約800毫米,無霜期僅有50天左右,土壤以高山草甸土為主。生長環境海拔下限2400米,海拔上限4000米。1996年中國已將天山雪蓮列為二級保護植物,天山雪蓮是唯一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的雪蓮植物,是中國國家三級瀕危物種。2000年國務院13號文件已明令禁止采挖野生雪蓮。
▎雪蓮花產量極低,雪蓮從發芽到開花需要歷經五年,其種子在零攝氏度發芽,三至五攝氏度生長,幼苗能夠抵御零下二十一攝氏度的低溫,實際的生長期卻不到兩個月。就在這短短的生長期里,雪蓮憑借著旺盛的生命力,植株高度能超過其它植物五到七倍。
▎在達坂下原本以為到了雪蓮盛開的地方,爬過瀑布就到頂了,可是我們想錯了。又將近一個小時的純上升+橫切到才到了刀鋒達坂頂部。
▎小碎步一部兩步三步不停歇,有句歌詞是:最怕空氣突然安靜!大家都不說話,不是不想說話,是累的沒辦法說話。
▎前面在橫切一段路后就可以真正的到達了達坂頂部,吹著風看光影的移動,心情尤為的舒暢。
▎看一眼來時的路,尤為的不容易,完全沒有路,連攀巖的技能都用上了,好幾次都在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是在徒步的線路上行進。
▎終于可以看到刀鋒達坂頂部了,動力滿滿,根據經驗,通常北坡比較容易下去,然后可以迅速扎營做飯了,想想都開心,可是這次現實打敗了經驗。
▎在刀鋒達坂頂上,欣賞著落日帶來的震撼,光影與云海的交替移動。
▎夕陽西下,給刀鋒達坂和龍脊披上了一層金黃。
▎遠遠就能看到營地,還有一束雪蓮花,落日帶來的滿地金黃不由得口水滿滿,然而我又很自信的根據經驗掐指一算,應該也就是30分鐘左右就能到達水窩子營地,然而現實再度打臉,腳剛一伸下去就差點蒙逼了,薄如紙如瓦的石頭片,走一步滑兩步,碎石不斷的往鞋子里面灌入,一路上脫了三次鞋子倒碎石,23點多才到營地。然后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情,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發現,想想當時的情況,真是完全走蒙逼了!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請關注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