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 ? ? ? ? ? ? ? ? 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
【每日一讀】
書籍:《把時間當作朋友》
摘錄:
1、人類的思考離不開對因果關系的分析。但是人們常常因為因果關系分析錯誤而得出錯誤的結論卻不自知,竟然莫名其妙的做出錯誤的決定,走上錯誤的路。
2、分析任何因果關系,例如“因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從三個層面去審視: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3、有些時候,相關聯的兩者間是“互為因果”的。比如外因會影響內因,內因同樣會影響外陰,他們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4、在某種意義上,學生的水平決定教師的水平。
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肯定不僅是教師單方面的灌輸。越是用心的教師,越關注學生的反饋,越是用心的學生,越關注教師對她的反饋的反饋,顯然這種溝通不僅是雙向的,還隨著雙方的用心程度不斷增強。
優質的學生對他們的教師來說,不僅是令人愉悅的教學對象(學生一點就透,老師沒有不開心的),更重要的,他們還是對教師的挑戰——這些學生有著長期而且優秀的學習經驗,也因此擁有相對良好的判斷能力,隨時可能提出一般教師無法回答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雙方都會因為教學和溝通發生巨大的進步,只要雙方都足夠優秀,足夠用心。
5、不管我們用心與否,我們都在對周遭的環境不停的發出相應的信號,而構成環境的人會接收到這個信號,并作出相應的反饋——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不管是有針對性的還是無針對性的。
6、要做一個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為這世界其實也有“心”。
7、雙盲測試的出現,標志著現代醫學文明的開始。
8、一個人的心情會影響他的免疫系統的狀態。實際的調查結果顯示,人群中有差不多1/3的人更容易受到(來自他人或者自身的)心理暗示的影響。
9、盡管很難用雙盲測試檢驗教學手段,但這種思考模式仍然可以給我們提供一種審視教學手段和學習方法的理論依據。
10、自證預言——如果人們相信某件事情會發生(事實上其原本并不見得一定會發生),那么這件事情最終真的會發生。
11、自證預言的運作機理,或許與人類大腦中根深蒂固的恐懼情緒有關,喜悅會使一個人停下行動去享受喜悅,而恐懼卻恰恰相反,會引發一個人馬上采取行動去避免危險。
12、分析因果關系,是我們在決定是否接受某個觀念之前必做的功課。所謂的思維縝密,其實并非常人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事實上可能恰恰相反,做到并不難。
13、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無非兩個:一,習慣性拒絕思考,二不懂得應該如何思考,而前者往往是由后者長期作用造成的。
14、想做到思維縝密,其實很容易。從現在開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如六個月,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輸的每一個念頭,甄別其中的因果關系,逐一應用以上提到的種種原則。
【每日一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