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呂芳、黃錦、馮保
呂芳就是前面說過的司禮監掌印大太監,楊金水的干爹。
他是自小就伺候皇上的人,皇上說自己從小就沒什么知心人,如果有的話呂芳就算一個。皇上也總動不動地就叫呂芳,即使后來他不在,也是習慣了吧。
好在呂芳也知心,一心一意地為皇上著想,最是盡心盡力。雖為東廠掌印大太監,也不似后來接替他的陳洪那般飛揚跋扈。他總見不得皇上日夜操勞、憂國憂民地為保全一些人而憂己心。每當如此,呂芳都偷偷抹著眼淚,都是因為心疼,發自內心的痛。
他是掌印大太監,所有太監的老祖宗,又有許多干兒子、干孫子。不過,他實在當得起老祖宗這個稱號,閱歷豐富、善于識人、又最是心善。對所有的兒子孫子,能護的就盡力護,對皇上,更是沒的說了。
他始終明白,自己只是個奴才;而陳洪不懂,拿著雞毛當令箭,總計較什么大祖宗、二祖宗的,不知最重要的是人心,這樣走下去,哪里會有什么好下場。
之后,呂芳被迫離開了,留下了黃錦來伺候皇上,底下人都說黃錦是阿彌陀佛似的一個人,皇上也說:“現在呂芳走了,又把你留給了朕。”
黃錦確實是個頂好的人,又笨又傻,心眼也直,沒那么多彎彎路子。最重要的是為皇上著想,明知有些話說出來就是一把火,但他仍說了。不像陳洪那些人,自作聰明,手段毒辣,連為奴的本分都丟了。
楊金水瘋掉之后,被押解進宮,眾奴才對他百般凌辱,只有黃錦肯站出來為他說一句公道話,保留了他的些許尊嚴。
之后黃錦又悉心幫助蕓娘,他說楊金水是他最好最親的把子。
在皇上看了海瑞的天下第一疏之后,龍顏大怒,只有他黃公公說了幾句公道話,皇上正在氣頭上,他因此獲罪,亦無半點怨言,實在可敬。
皇上遣走黃錦之后,用陳洪事事不順,便又念起黃錦的好處,仍調回身邊服侍。在生活上,皇上也算是比較聽黃錦的話了,他深知黃錦是為他好,掏心掏肺的人。
本劇一開始,便是東廠提刑太監馮保在午門外打死欽天監監正周云逸的場景,那時的他是飛揚跋扈的樣子,給我的感覺和后來的陳洪差不多。
后來呂芳為了救馮保,把他派到裕王府當差。臨走之前,教了他兩句話:
一句是文官們說的,做官要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變。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危險,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這就叫思退;退了下來就有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兒錯了,往后該怎么做,這就叫思變。再教你武官們說的那句話:置之死地而后生。看我大明的氣數,這皇位遲早會是裕王的。
呂芳的這段,很是老道,也是,太監這個職業總要懂得自保,畢竟伴君如伴虎嘛,否則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之后,馮保就進了裕王府做皇孫的大伴,自此,也是盡心盡力,幾乎換了一個人。世子也很喜歡他,自小就幾乎離不開他。
可宮里總有人看不過去,世子三歲那年,大太監陳洪煽風點火地讓皇上下旨使馮保去做苦力。馮保與世子分離那段很是讓人感傷,這段,是我流淚最多的一部分。從世子出生那年,馮保就來相伴,如今世子才三歲,如何離得開。
之后馮保遭眾太監毒打,奉旨回王府時,臉色蒼白著,幾乎走路都成問題,后背都潰爛了。世子心疼得直哭:“大伴,是誰打了你?”
世子小小年紀也是聰明伶俐的,陳洪帶走馮保并且上演了一出有目的性的鬧劇之后,世子就對張居正說:“張師傅,你是管兵部的嗎?”張居正答是,世子就說:“師父,幫我殺了這個人(陳洪)。”小小年紀,他便恨透了陳洪,陳洪最后一定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本劇的最后,自然是裕王入主大內,馮保也應入主司禮監,正像之前呂芳對馮保說的:“孩子們全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