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里的真善美
文/陳燕
編者按:此書評系《執(zhí)筆》作者的孩子同學的媽媽所寫,作者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執(zhí)筆》的作者白云強是南京江寧人,這部作品是他近些年的短篇小說和散文隨筆集。作品集分三大塊,上篇《東西》、中篇《自己》、下篇《行觀》,是作者對于人生、命運、愛情、婚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對歷史與文化、語言與文字的汲取和演繹。
作品用詞優(yōu)雅,引經(jīng)據(jù)典,讀來讓人賞心悅目,推薦上學的孩子和有文學愛好的讀者認真細讀。書的設計簡樸、大氣,又不乏靈動質感。封面題字由作者親自書寫,字體剛勁有力,亦顯示出作者的書法功底。
讀了此書后,你能深深感受到作者經(jīng)歷豐厚,有著深厚的語言文字內功,廣而深的歷史底蘊。他曾飽讀詩書,用“讀萬卷書”形容作者真不為過。他的語言清馨雅致,文章用語嚴謹歷練。面對生活的磨難,作者都能以苦為樂,于艱辛中找尋“真、善、美”,有一個積極向上、樂觀自視的人生觀。他行萬里路,看祖國山河,望夕陽星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變幻,最后落字成文,妙筆生花。
比如在《菊花腦》一文中的這段話——“而我更愿意把家鄉(xiāng)人的這點小性子理解成墻根下一簇野生的菊花腦,土里吧唧的,但就是那一股子苦澀的清香味,讓我們時時惦記著,刻進骨子里,忘不了,毅然決然地和自己的生命共存亡”——有些東西是刻在人骨子里的,什么時候也忘不了,也丟不掉,那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精神脊梁”,也就是我們的“民族魂”。
亦如《扔不掉的家》一篇,寫到了當下流行的“斷舍離”的生活理念。在作者要裝修屋子時,有許多想扔卻最終沒扔的東西。有幾次提到他和妻子相視一笑,異口同聲的話語,讓人感受到他們夫妻感情深厚、家庭和諧。
還有《爛腌菜和鹵水》一文,寫到了老南京人都喜歡的美食,現(xiàn)在這兩道菜早已消失在人們的餐桌上,但這兩道菜卻是我們兒時的佳肴。作者寫到他的外公外婆都活到了八九十歲,這肯定不是爛腌菜和鹵水的功勞,但對于過慣苦日子的老人來說,這兩道菜是美味,他們懂得滿足,在歲月的流逝中隨遇而安,過著自己的平淡生活。
我們是否應該學習他們如何從容面對生活的壓力,發(fā)人深思。
此書可讀,因而隆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