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維琪Vicky
01
2016已接近尾聲,2017正在門外靜候出場。
在這樣的辭舊迎新的時刻,不寫點什么,好像不完整,就好像你正要去趕一趟馬上要出發的列車,可是行李中有什么東西散了一地,不去整理,就沒法赴上行程。
有些東西,不回頭看,不仔細地去分辨,很容易讓那些細膩的,溫暖的,閃著光的愛與美,淹沒在庸碌的平?,嵥橹校チ俗屛覀兏Q探生命,鏈接美好的機會。
小王子里有這樣一段關于儀式感的經典對白:
如果你說你在下午四點來,從三點鐘開始,我就開始感覺很快樂,時間越臨近,我就越來越感到快樂。
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發現了幸福的價值,但是如果你隨便什么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準備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你是否也有如此的心情?
生活需要儀式感,需要我們去總結這一年的所得所失,把不好的糟粕都留在2016,讓時間的、宇宙的力量帶走它們。
讓那些進步的、美好的、藏著愛的,都跟隨我們去2017,讓它們繼續裝點我們的生活,并衍生出更多的愛與美。
02
幾天前,兔子拉我進了一個七日分享群,幾個陌生的小伙伴,在不同的城市,過著不同的生活,因為愛,因為頻率相近,被一份奇妙的緣分聯結,在一起互相分享和總結這一年所有的感動,成長,愛與美的瞬間,重要的人和事,經歷的改變和收藏的溫暖,并一起書寫夢想清單。
在這過程中,所有的美好都被放大和感恩,愛與美,在我們彼此間流動,真的是,好美的狀態。
也借由這個契機,我回看了這一年走過的路,本來一直覺得,這一年沒什么特殊的,值得慶賀的東西,平平淡淡,無色彩可言。
可是經由分享的過程,抖落掉了落在往事身上的塵埃,有些東西,在角落里,熠熠生輝。
是成長,是愛,是美。
03
年初的時候,曾一度陷入生活無緣由的低潮,對很多事提不起興趣,不愛說話,不愛交流,跟家人也諸多矛盾和爭吵,不去聯系朋友,整個人處于低迷的狀態,沒有了和外界情感的流動,生活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
那個時候,身處閉塞的環境而不自知,只是覺得枯燥,有一點點不自在。
后來,朋友發覺了我的異樣,跟我交流,讓我覺察自己的問題。
也不記得有去刻意改變,只是慢慢地去打開那顆緊閉的心門,去聽,去說,去聯結。
如今,回頭一看,那時候的問題,已不再是問題。
這一年,和同事聚了好多次餐,一起聊生活,吐槽工作中的煩心事,也覺得,開始慢慢融入這個集體,我的孤獨,不再那么顯眼和奇怪。
這一年,赴了很多場和閨蜜的約,去見了很多重要的人,和她們一起時的舒心和綻開的笑顏,排解的憂傷和郁悶,以及當時燦爛的陽光和溫和的風,路邊開得正好的花,都在記憶里閃耀;而那些未曾見的,卻也一直彼此關心,彼此依托和分享,來抵抗流年殘忍的更迭。
而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是經歷歲月的淘洗和沖刷,在時間的疾風驟雨中,依然堅持留在我生命中的鉆石,值得我用心去守候。
除此之外,又有新成員的入駐,像平淡生活中意外而來的清流,讓我的生活,又多了更多的色彩。
這種相逢,正如生命里盛大的遇見,是攢了很久的幸運才換來的相識,值得珍惜。
這一年,和父母家人的關系,更加趨于穩定和包容的狀態,很多沒必要的沖突用幽默來化解,因為我在成長的同時,他們也在成長,而生活,一年一年,都在走向更好的方向,所以,很多美好都來不及分享,爭吵和負面情緒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家人之間,少一點控制,少一點埋怨和指責,多點愛,多點包容,多去看見對方的需要,那么,關系也會慢慢走向正向的情感流動。
彼此都感覺到對方的愛與關心,不是比一切都重要嗎?那么,為什么不能放下去控制的執念,去祝福,去接納,而不是執著于,誰對誰錯。
這世界有比分出對錯,分出勝負,重要得多的事,那就是愛,趁著還在一起,去愛,去鏈接,去體味幸福。
這一年,慢慢接納自己,我知道自己很多時候的不合群,知道自己的那些別扭和孤獨,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但這些東西,并沒什么不好,不合群和孤獨,讓我保有了獨立的空間去發展自己,不足和缺陷讓我明白了努力的方向。
現如今,內在一直指責自己的那個人不見了,就算偶爾做了一些很蠢很笨的事,內心都很平和,沒有指責,沒有評判,只是去解決問題,而這個狀態,有點后知后覺,恍然大悟的時候,都忍不住為自己點贊。
這算是愛自己的第一步吧,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擁抱內在那個孤獨的小女孩。
我知道,我值得擁有美好的一切,我值得被愛。
你也是。
04
今年在自我成長方面,最大的收獲是開始了簡書寫作,并開通了個人微信公眾號。
做公眾號的心思很早之前就有了,只不過一直被惰性支配,又怕運營的困難和麻煩,所以沒有著手去做。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說到了這個話題,萌生了把它付諸行動的心思,因為去年和朋友一起創辦公號的經歷為了積攢了點經驗,所以立馬采取了行動。
到如今,我已經在公號里寫了二十多篇文章,每一篇都是用心打磨出來的,都是我真實的所思所想,沒有迎合,沒有嘩眾取寵,只是真實的記錄。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體會到了行動的力量,體會到了把夢想一點點付諸行動的樂趣,并且在寫作的過程中,讓很多想法從混沌中走出來,化為有形,腦子也更加清明,對很多東西有了系統的認知,以及自己成型的,又稍顯稚嫩的想法。
這算是,把時光的飛沫,固定在文字中的一種形式。
而堅持輸出,也促進了保持持續地輸入,去花時間閱讀更多的經典,去提煉精華,去看更多別人的分享,去聽各種在線課程,去碰撞,去汲取營養,在這種交流中,有了更多的思考,自己也逐漸充盈,沒被時間的虛無感吞沒。
在此過程中,一些文章引發了別人的共鳴,或者給讀者帶去了一些慰藉,這是我額外的,令人歡欣的收獲。
值得欣慰的是,收獲了一批粉絲,就是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們,謝謝你們點開了它,以及之前的文章,謝謝你們讀下去,謝謝你們分享并點贊,還回饋給我支持鼓勵的反饋,讓我看到了它的意義,并有了更大的動力堅持下去,即使路遇寒冬,你們給的溫暖,也足夠我穿越一整個冬天的寒冷,堅持寫下去。
05
人要不斷跳出自己的圈子,跳出自己的舒適區,跳出自己熟悉的土地,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這是讓自己保持鮮活的很重要的途徑。
學的東西,知道的東西越多,越發覺自己的渺小和局限,我們對世界,永遠都是一知半解,對他人是,對自己亦是。
所以需要不斷的刷新,需要新鮮的源流,需要去看看這個世界是怎樣運轉的,別人都是怎樣生活的,每天都在發生些什么,然后再把這些看到的一知半解,揉進自己的生活里,讓它有點新變化,新起色。
正是因為總有不同的東西進來,我們的生活才是活的,否則,會走向閉塞,走向狹隘,把自己的一知半解當做不能推翻的神圣教條,以為已經掌握了人間所有真理,就會導致自大,導致固步自封,導致控制以及所有痛苦的衍生。
因為沒有人能抵擋時間的洪流和呼嘯而來的變化。
所以,讀書和旅行,成為了必要的精神食糧。
讀書于我,已是這么多年來的愛與習慣,無需贅言。
而旅行,是今年的一大遺憾,因為想去的地方,因為各種原因沒去成。
在這個大遺憾之下,我去了很多附近的小地方,其中不乏驚喜和驚艷。
很多人,遠道而來,就為了去看家門口的那一處風景旖旎,而身處其中的人,卻往往不稀罕,有個奇怪的定律是,很多人都沒去過離他最近的那個景點,因為太近,總覺得隨隨便便哪天就去了,可是,那個“哪天”卻始終沒來,被無限期延后。
你也是嗎?
我是,但是今年,我減少了它的數量,去了好多個附近的城市,以及它的秀美瑰麗處,被看到的東西驚艷,發現我的家鄉,真的是個蠻美的地方。
印象最深的是隔壁小城的一座山——云屏,有點小廬山的感覺,去的時候下過雨,人很少,云霧繚繞,瞬息萬變,并過了一把置身云海的癮,我把在那里收獲的愛與美收錄在一篇文章里了(我去山間,為你采了一朵云回來 - 簡書)。
自此才發覺,美景不一定在遠方,身邊亦有動人處。
這一輩子,為自己投資,去見識世界,見識他人,認識自己,是永遠不會虧本的一件事。
現在越來越倚靠于自己的力量,因為我發現,努力,還是會有不同。
每天都與更好的自己相遇,是很浪漫又幸福的事。
05
小時候的時間,像是一架手推車,搖搖晃晃,緩慢的恨不得一夜長大,可是,新年卻總是遲遲不來。
而如今的年歲,像坐進了云霄飛車,一陣眩暈,還沒緩過神來,一年就只能看見尾巴了。
也因此,更容易感懷過往,更想去抓住,能把握的這分分秒秒,讓它們,產出更大的價值。
我看到了生活的很多不可控,但也并不放棄自己能把握的那一部分,我的生活沒有完美,很多地方還有很多不如意,但我并不著急,我會慢慢努力,用心經營,一步步,讓它變得更好。
我喜歡現在的生活,現在的自己,而理想的樣子,也在一點點地到來。
我愛這生活。
再見了,所有的別扭與委屈,所有的感動與美好。
再見了,2016。
2017,所有的美好,所有的功課,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