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 | 李家角的年味圖騰

圖片發自簡書App

日子一天天地消失于時間的長河里,不見了蹤影。又到了寒冬臘月農歷的年尾,快過年了。

怪了——我一點兒都不興奮,反倒愁腸百結,郁郁寡歡。

嘆了——現在的年味淡如白開水,再無兒時迫切地期待和憧憬。

對比之下,兒時的年,卻如慈母釀造的米酒,濃郁綿長,回味悠遠……

老家,位于江漢平原。

有一條彎彎繞繞的內河——碑亭河,它橫貫三、四個村落,我家就在這其中的碑亭村。百十來戶人家,因村里99%的人家都姓李,一個祖宗生息繁衍至今,所以外人給我們的村子戲稱為“李家角”。

這里氣候適宜。主產棉花,水稻,麥子,油菜;雜糧有芝麻,大豆,綠豆,豌豆,還有魚塘,荷塘,算的上是魚米之鄉。

六、七十年代,我記事的那段時光。我家九口人,算的上大家庭。成員有:婆婆,父母,還有姊妹六個,我是老大。

公社,生產隊,社員,這些字眼一直根深蒂固地留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社員每天掙工分,按勞取酬。

我家勞力少,就父母倆,卻有九張嘴——要吃、要喝、要穿、要用,基本上每年都要“超支”。這一特別的字眼,就是那個年代刻在我家的深深烙印。

年底,按各家的貢獻大小,隊里給每家每戶分配相應的各類物質,算是對社員們一年到頭的辛勤回報。

我家是超支戶,所以每個人頭只分到可憐的一點點。

李家角,不僅有大片農作物,還有養豬場。

村鎮,還有個榨油坊,供應每家每戶的食用油。

那個年代,物質匱乏,人人憑票證供應,有肉票,糖票,布票等。平時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吃穿靠土地爺,粗茶淡飯。

只是年關了,才有豬肉,鮮魚,蓮藕,紅苕,豌豆,蔬果供應,數量不多,只勉強過個年。

那時的年味,我覺得只是打了個牙祭,苦澀里夾雜著窮樂!

到了改革開放,村里實行包產到戶,國家政策劃時代的改變,充分調動人的聰明才智,勞動致富的夢想正在春風里萌芽。

先前,集體化、大鍋飯養著懶漢,腦子里只想著溫飽。

后來,農村大舞臺,村民十八般武藝盡情釋放。

你瞧,糧倉屯有足夠吃的,圈欄里都有年豬,自留地總有蔬菜,荷包里有結余銀兩~

如今的年味,滿滿地喜悅里裹著蜜!

年味——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有了比較,就有了驚艷!

我的記憶里——

父親不僅是村里的帶頭人,還是個種田的好把式。

父親在那十幾畝水田旱地忙碌著,起早貪黑,精耕細作,老天爺保佑,連年喜獲豐收,糧倉總是堆得滿滿的,副業做得也是風生水起,譬如種植了幾分地的甘蔗,秋后挖坑貯藏好,春節期間再用板車拖到集市去賣,每年還能掙到一些錢,夠家庭開銷。

母親任勞任怨,操持家務,一家老小的穿衣吃飯,拾掇得井井有條。

母親的成果展喜人啦:

臘月初,一頭3百多斤的大年豬出欄了。請來殺豬佬給宰殺打理,將一條條的臘肉掛在烤火房梁上熏烤。

臘月十幾,灌灌腸,熏臘肉臘魚,做剁椒醬菜。還要磨豆腐,炸綠豆圓子,精肉圓子~

炒米子,爆蠶豆,苕片子~

母親的重頭戲——

臘月二十左右,做米子糖和串串子。

米子糖工序有些難,先得做好麥芽糖。

從小麥浸泡發芽,到熬出糖,要一星期時間去伺候,才能做好了麥芽糖。

米子大約在冬季初時就應該完成。

大鐵鍋燒熱,米子和麥芽糖混合攪拌,火候剛剛好,出鍋倒進模具里壓緊壓平,最后成型,刀切塊狀,這樣米子糖就大功告成了。

緊接著,還需做一樣美味——“串串子”,用面粉糖精和好,搟面杖搟成片樣,刀切手指狀,巧手翻穿花樣圖案,定型,然后用棉油(菜油)炸成金黃,香噴噴的,每年都做好幾大袋,是家里主要的副食品。

米子糖和串串子,祖上留下來的傳統美味,家家戶戶都有。平時,來不及燒飯,可應付一下轆轆饑腸。

圖片發自簡書App

臘月二十以后,天麻麻亮,雞叫二遍,母親就起床忙碌,殺雞剖魚,磨豆腐,做米酒,該吃的該用的一樣不落,每天勞作十幾個鐘頭。老家土話叫“忙年”。

光靠父母大人,精力肯定不濟。小的們,也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大人多分擔一點,那必須的。

作為老大,我身先士卒——

到了臘月十七八,就要撣灰去塵,清掃房間,豬圈,禽籠。我承包了這個光榮的美差。我還記得有句俗語“十七十八,越撣越發”,人們的美好期盼。

要過年,牲畜也得吃飽睡暖和。我和大妹倆,一起為豬啊牛啊雞鴨鵝,都換上新的窩,鋪上干爽的稻草,還需備足飼料。人們歡天喜地,大魚大肉的,它們也不能受凍挨餓,受到冷落。人畜公平,都得過年喲。

臘月二十八九,父親上小鎮趕集,買回家里不能做的,糖果,銀片糕,空心蘿卜,當然還有對聯,年畫,鞭炮,蠟燭,香火~這些稀罕物,平時是看都沒看過,只是過年才有這個口福眼福。

等采購完,一對擔兒挑在肩上,父親樂呵呵地一點都不覺得累。擔兒回到家,小的們早已奔過來,圍著新奇稀罕的年貨,嘴里“咂吧咂吧”地,口水都流了老老長,這時父親會分給姊妹們一點嘗嘗。孩兒們那貪婪的眼神,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至今還歷歷在目。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大年三十終于到來了。

清晨,父母總是先做好簡單的早餐,然后就喚我們姊妹幾個趕緊起床吃好早飯,然后做自己份內的事。

主角兒母親負責年夜飯的配置,父親打下手。雞鴨魚肉,煎炸炒煲,要忙活大半天辰光。我帶領弟妹們做點輕松的活,擇擇菜,擦桌椅,洗碗碟,擺弄碼順。

父母親忙碌了一個上午,大方桌的盛宴已經準備停當。滿滿一桌子的菜,一應俱全。

父親擺好椅子,拿出高粱酒,桌面每個位置的小酒杯都酌滿酒。

接著,家里最年長的婆婆出場了。老人家在神龕的香爐里,點燃蠟燭檀香紙錢,虔誠地對著屋外,口里念念有詞,大意是邀過世的先祖來吃個團圓飯,祈求新年平安吉祥。

這些儀式做完,我們老少圍坐一起。我負責屋外燃放爆竹,然后大家興高采烈,推杯換盞,大快朵頤,享受著一年一度的饕餮盛宴。

吃過年夜飯,全家老小分工明確。

父親準備為門楣張貼上對聯,門的中央貼上年畫,豬舍,雞鴨狗籠張貼上紅紙頭。

母親準備豐盛的夜宵——湯圓子米酒等甜食。

我和大妹負責小不點的洗澡,衣物鞋帽等瑣事。

吃過晚飯,我跟著父親去上亮。

上亮,就是到先人墳地,帶去紙糊的亮框子,蠟燭,紙錢,鞭炮,燃放好,再畢恭畢敬地下跪磕幾個頭。回家路上,我拿著零碎的爆竹,邊走邊放,算是對故人的緬懷之情。

熬夜守歲,是大人們的事了。我等小屁孩,只關心吃穿玩樂,等著枕頭下被悄悄地放著用紅紙包裹的壓歲錢。

大年初一一覺醒來,孩兒們趕緊伸手摸摸枕頭下的“驚喜”,果然有。大家打開紅包,你看我我看你,抿著嘴傻笑。雖說面額小,心里卻像吃了蜜糖那般甜。然后紛紛跑到父母床前,一字排開,磕頭拜年。

年初一,我穿的漂漂亮亮,和倆叔叔家男伢子們幾兄弟,組成小分隊,挨家挨戶地拜大年啰。那架勢鬧猛的,那嘴叫得甜的,那荷包里鼓脹的,李家角都給我們走了個遍,不留死角。嘿嘿,到如今想來都有點汗顏磕磣,小孩子不懂事,開心就好。

年初二后日頭暖暖的。我還得跟父親拉著自家甘蔗去集鎮上賣。

印象里,大的賣3角,小的1角。鎮上熱鬧啊,走親訪友的,看大戲的,看跑旱船、舞獅子的,熙熙攘攘,光顧我們生意的還不少,運氣好的話,一天能有大幾十元收獲。

我的年味,多半浸潤在光榮地勞作中,少了些享樂。

別個屁孩吃喝玩樂,我卻學會賺錢養家了!

……

我家的年——

李家角的一個縮影;

李家角的年——

演繹著圖騰的故事。

……

千里之外

一個游子

虔誠地

雙手托舉著香火

深情地眺望

TA故土的方位

跪拜

再跪拜

耳畔響起了

熟悉的鄉音——

“回家過年!”

………

時間沖淡了過往,回不到了從前。

兒時的年味,就像慈母釀出的那壇米酒,醇厚香甜,醉入心田。它頑固地鑲嵌于我的記憶深處,歷久彌新,永生難忘。


圖片發自簡書App

附注:角,音國;荷包,即口袋;豌豆,即蠶豆;紅苕,即番薯,山芋;婆婆,即奶奶(鄂西南土話)。

? ? ? ? ? ? ? ? ? ? ? ? ? ? ? —end—

#羽西X簡書紅蘊新生#。

活動傳送門:http://www.lxweimin.com/p/ee05f7eff678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78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701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91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74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94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26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15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9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9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42評論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8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5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46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92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9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35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