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雙十一,從上月開始,我們公司女同事的招呼語就從“吃了嗎”,變成了“攢了啥?”,然后一群人火熱朝天的交流什么東西便宜了多少,狠不能拿個小本子記上,生怕自己錯過了幾個億,哦不對,是錯過了省幾個億的機會。我并沒有參加她們的討論,倒不是因為我高冷,而是我的購物車里,早已經放好了我需要買的東西,一樣不多,一樣不少,剛剛好。
雙十一的虧我不是沒吃過,記得有一年,買完就去國外出差了,回來的時候已經錯過了退貨的時效,結果看著一堆沖動買下的家用小電器,衣服,鞋子,書,還有玩具,我發現普遍問題是圖片和廣告太豐滿,實物太骨感,甚至我因為高估了自己的身材,買來的幾件衣服都不太合適,結果花了不少唇舌才退了衣服,而其他沒有能用上幾次的小電器和孩子玩過幾次就放在一邊的玩具,更是讓我在一個月后后悔不已,最終值回票價的,好像只有那一堆本來也不貴的書而已。
然后下一年的雙十一,我故意“忘記”了這個坑爹的日子,為了拒絕誘惑甚至近一個月都沒有上淘寶,任別人怎么說,我始終相信什么都不買就是最好的選擇。然而,雙十一過后,閨蜜跟我說,她定了一個去泰國的套餐,往返加酒店才1800塊,時間還可以自己自由選擇,我忙問她在哪里訂的,她回答我,雙十一航空公司促銷啊,我不是給你發了信息嗎?你都沒看嗎?我……(此處省略心理活動100字),要知道我當初一看到人家跟我提雙十一就直接忽略,結果全家那年的泰國旅行光是一個人的來回機票就花了3000不止;更讓我無語的是,我十月份付費的一個很喜歡的讀書會,雙十一買一年會員送一年,雖然不是大錢,但如果趕上了不是又多了一年的會員嗎?那些經常要用的化妝品和保健品也是,其實本來是每個月都要消耗的必需品,趕上大促統一購買也可以省不少,卻因為我太過于偏激,只好自己買單了。
其實雙十一也好,其他的以促銷為目的的購物節也好,人們對他們的存在最大的爭議多為兩點:
1)促使人們沖動購物,購買了許多其實并不需要的東西
2)浪費了很多時間??磸V告,領卷,研究優惠政策,還要挑選商品,比比價什么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時間成本甚至遠超省下來的成本。
在我看來,這些爭議都是雙十一實際存在的問題,不過,讓我們把角度調整一下,我發現,你應該意識到的其實是:
雙十一的意義就是在一個時間不算長、價格平均夠低、促銷較為密集的一個時間段去購買一些值得買的商品
記住,這句話的關鍵詞是“值得買”。
2.
所以,要怎么樣去避免踩雙十一的坑,又能享受到雙十一帶來的實惠,快速的買到我們需要的東西呢?
第一,關注你真正的需求,不要屈服于欲望或者是誘惑
雙十一切忌在購物網站上無目的的瀏覽,網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廣告會讓你看花眼,進而買進一堆自己并不需要的東西。只要不在網上漫無目的的亂逛,你就基本可以避免雙十一過度消費的坑。
按照你的清單去看你需要買進的物品,是否有足夠優惠的促銷,如果有果斷加入,如果沒有,或者優惠力度根本和平時的活動優惠差不多,那么就不用再在上面花費時間。
第二,設置消費清單,把你需要購買的東西分為剛需,半剛需和非剛需,按優先級采購
剛需是你經常要用的消耗品,如居家用品,食品,化妝品,保健品等。
半剛需是指雖然不是每天,但是在生活里會用到的東西:品牌衣服,數碼產品,玩具,書等等
非剛需是指你想購買但并不對你的生活產生太大影響的用品,比如奢侈品,旅游,會員,培訓課程都可以屬于這一類,當然,有人把旅游,會員和培訓課列入半剛需,這個基本看你自己的需要和消費水平了。
在我的清單里,剛需是每年四個季度要購買四次的品牌化妝品,NATURE MADE的幾款老幼咸宜的保健品和酵素。調查表明,家庭消耗品的價格在促銷前后都是比較高的,這是商家摸準了顧客心理,先調高心理接受度,再用一個低價造成心理沖擊,從而達成購買。
商家玩什么花招我們不用理,但是在購物節前后去買東西,就不如等有優惠促銷的時候再去,甚至屯點貨也無不可。畢竟,購物節時的價格一般都是近幾個月最低值。
半剛需是千趣會的兒童服裝,這個牌子平時不打折,雙十一卻總是半折;另外還有我自己的書還有孩子的書,這時候統一采購也會省不少。想買品牌服飾,電器,還有平時不怎么打折的大額商品,雙十一可以看看商家的優惠力度。當然,如果買進的商品是需要提供后續服務的,那也得看看商家提供的保修期和服務有沒有打折,不然后續也會有很多麻煩。
非剛需的是旅游,會員和培訓課程,這幾項雖然不是剛需,但是是每年都會有一定的花銷,雙十一商家總會有程度不同的促銷,等到雙十一這天去購買,特別是航空公司的特價機票,旅游平臺的各種套餐,還有各種培訓機構的課程,雙十一之前關注一下,往往會有意向不到的收獲。
第三,在把需要購買的用品裝進購物車里之后,再次進行檢查,確認這個商品、服務是不是確實需要的,家里是不是已經有了,是不是重復了?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讓它留在購物車里,如果回答有點猶豫,甚至偏向于否定,那么果斷的移出購物車。你的猶豫,意味著在購入后會有很大的后悔的可能。
3.
我有一個朋友的工作就是幫助商家運營天貓店,她對我說,其實很多商家都確實是推出了很多的優惠,甚至在這一天做著賺吆喝不賺錢的買賣。關鍵還是消費者能不能找到真正劃算的商品。
所以姑娘們那,既然敗家是生活必須,那么能不能省錢,真的還得看你會不會買,觀念對了,方法對了,就算省不了幾個億,省一個月的生活費,還是大有可能的。
聰明的買買買,就從這個雙十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