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情遭遇了艾滋,會出現什么狀況?應該如何去面對?結果會怎樣?
《藍色小藥丸》的作者——瑞士著名漫畫家弗雷德里克·佩特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這個過程。
這本繪本風格很寫實,接地氣。雖然故事緊緊圍繞著艾滋這個核心問題展開,但他們在戀愛、家庭生活中,如何看待艾滋、如何解決艾滋相關問題的方式,實際上可以擴展到愛情和婚姻的方方面面。
最重要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解決問題的心態和方法。愛,不僅是一種感情,也是一種能力。
1,艾滋病并非洪水猛獸,只是人類需要面對的眾多問題之一
經過世界衛生組織和醫療相關單位多年的努力,大家對艾滋病的認識已經有所提高。我們都知道,艾滋病可以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進行傳播。被感染者可能是由于各種不同的原因接觸所導致,不應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這個特殊疾病群體。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全世界都在努力加強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關懷艾滋病患者群體。“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艾滋病的無知和偏見,以及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引自百度百科“世界艾滋病日”詞條)。
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到也應該做到的是——平視,平視艾滋病,平視艾滋病患者群體。
2,當愛情遭遇艾滋,是一個考驗,同樣是一個機會
回到《藍色小藥丸》的故事中。
十九歲的弗雷德關注到了二十一歲的卡蒂。
這個姑娘很爽朗,洋溢著青春的自信和灑脫不羈。幾年內,他們只見過幾次,她卻給弗雷德留下深刻印象。后來她結婚搬走,留下沒有忘記她的弗雷德。再見面時,她是帶著一個兒子的單身媽媽,似乎變得有些憂郁。
兩人互相吸引,關系進展順利。直到某一天,卡蒂對弗雷德說,“我是HIV攜帶者”,“我的兒子也是”。
卡蒂很珍惜同弗雷德的戀愛,在關系更進一步之前,卡蒂沒有隱瞞,坦誠地說出了可能影響二人發展的問題。這是我非常贊同的態度。坦誠相待,共同面對問題,讓自己和對方都能夠掌握對等的信息,理性的決定未來的關系走向。尊重自己,同時也尊重對方。
有問題不怕,每人每天都在面對工作、戀愛、家庭中的各種問題。說出來,擺在桌面上,一起尋求解決方法。把眼前這個問題解決后,再面對下一個問題。人生不就是這樣一步步前行的么。
我們看到弗雷德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的一秒鐘內,經歷了很復雜的心理變化。這是很正常的表現。面對突如其來的艾滋,任何人內心都會引起劇烈波動。而弗雷德呢,他表面坦然、內心忐忑的接受了。
表面坦然,是因為他態度堅決,也希望給卡蒂一份心安;內心忐忑,是因為他對艾滋沒有充分的了解,對于如何應對并沒有把握。弗雷德同樣珍惜兩人的感情,他愿意與卡蒂共同面對艾滋病,而不是落荒而逃。
既然決定了攜手并進,弗雷德與卡蒂就開啟了每天伴隨著藍色小藥丸的共同生活。
3,生活中的日常,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有艾滋病相伴的日子,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添加新的行為準則。
比如每天都要例行服用藥物。大人無須擔心,可是對于孩子,卻不那么容易。奶爸、寶媽們都有體會,喂小孩子吃藥,真的好難。弗雷德和卡蒂為孩子創造一個輕松的氛圍,耐心引導他,幫助他適應和接受。
二人的相處,也因為艾滋,增加了很多注意事項。比如某次安全套破損,就讓兩人著實虛驚了一場。
他們一起去看醫生,從醫生那里獲取科學正規的指導建議,并且愿意開誠布公的討論日常相處方式。這對二人的關系穩定和需求滿足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面對孩子的任性,后爸該如何做?這已經超越了艾滋的局限,而是所有繼父母與繼子女都要面對的問題。弗雷德的做法很簡單,拋卻繼父子關系的顧慮,只以一個合格的父親應該做的那樣去教育孩子。
除了生活中適應一些新的規則,多一些注意事項,他們的生活與其他夫妻的生活沒有任何實質差別。他們當然經歷了一些別人沒經歷過的心路歷程,也收獲了別人沒感受過的生活體驗。
隨著醫療技術的改進,卡蒂與兒子每天只需要服用一顆藥丸,體內的病毒也被控制住。更驚喜的是,現代醫療和生育技術幫助弗雷德與卡蒂生了一個乖巧的女兒。艾滋病對他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小。
幸福的家庭不是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能夠共同面對和解決一個個問題。艾滋病無法破壞弗雷德與卡蒂的生活,而是給了他們一個新的機會,讓他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方,更加堅定彼此的選擇,共同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就像弗雷德所說,“我感覺我的人生好像重啟了”。
在《藍色小藥丸》中,弗雷德與卡蒂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但他們用成熟的心態來勇敢面對愛情和家庭,這份愛的能力,讓人稱贊。他們在自己的故事中,穿插了許多關于艾滋病的小知識,也讓大家近距離來感受艾滋病人家庭的日常。
《藍色小藥丸》不僅是關于艾滋,更是關于愛,關于愛的能力。艾滋病只是眾多可能需要面對的問題之一。愛情和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遇到了什么問題,而是拿出什么樣的心態來面對。也許這顆小小的藍色藥丸,能夠幫助很多人治愈心理角落上的某些小頑疾。
2017.11.17霧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