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進入苦夏后,氣溫逐漸走高,不少喜好養生的人會適量進食生姜,以助祛風解表、排汗降溫、溫經和胃等。其實,生姜不僅可以內服,還可以外用。
1-內服法
01 嚼點醋泡姜:補陽氣
? ? ? 熱天不妨嚼點生姜片,吃生姜最好的方式是醋泡姜。生姜性熱,是補陽氣的好食材,紅糖也是性涼的,不可以多吃,稍微加點紅糖可以調味,加了紅糖泡出來的姜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
? ? ? 方法:買上半斤姜,切成片,放在瓶中,然后用米醋沒過生姜,泡上三天就可以吃了。
? ? ? 之所以必須用醋泡,是因為酸味是收斂的,姜宣發的力量被收斂進去了,姜升發陽氣的力量變得平和而有效。夏日嚼點醋泡姜,升陽而又收斂,不會讓陽氣四下散開。
? ? ? 特別提示,醋泡姜建議可以在早飯時吃!這是因為姜最擅宣發陽明經的陽氣,而早晨7—9點正是人體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吃姜,最能升陽氣,促進消化。
02 姜棗茶:祛濕熱
? ? ? 夏天人體容易濕熱加重,吹空調太多易讓寒邪入侵,引起身體不適,此時建議大家可以泡一杯姜棗茶。姜棗茶可以疏散外寒、清化內濕。
? ? ? 方法:制作方法很簡單,取生姜一塊,切成細絲,與適量紅棗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
? ? ? 大棗性溫,可以補益脾胃,再加上生姜驅寒,兩者搭配,效果更加顯著。但需要強調的是,棗是甜的,屬寒涼之物,痰濕重(應酬多、喝酒多的肥胖人群多是痰濕導致的肥胖)人群不適合吃太多棗。
? ? ? 除了以上這些吃法,我們每次炒菜的時候放點姜絲,不僅可以祛除寒濕之氣,還可以去腥氣,調味。
2-外用法
01 生姜外敷:緩解疼痛
? ? ? 將生姜切成一厘米厚的姜片,放在濃鹽水中煮熟,然后用熱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關節,反復數次。這樣做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是對付陰天下雨、天氣驟冷導致的腰痛、膝關節痛的有力武器。
? ? ? 當然還可以使用成品的生姜粉,用溫開水化開,攪拌成糊狀涂抹在患處,再用保鮮膜包裹起來,熱熱的辣辣的滲透性很好,很舒服,幾個小時之后取下來,可以活血化瘀,祛除體內寒涼之氣。對腳脖子,手肘疼痛等連用七天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02 外擦姜片:祛斑痕
? ? ? 每天早晚用生姜片輕柔按摩斑痕處10分鐘左右,按摩完成后不要立即清洗皮膚,待皮膚完全吸收后再清洗,需堅持2個月或以上。其功效是排毒滋潤,可去除雀斑和痘痕。還可以使用成品的姜膏外擦在患處。
03 姜片泡腳:保腎護肝
? ? ? 生姜泡腳具有暖身驅寒、預防風寒感冒、溫筋通絡、改善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質量等效果。
? ? ? 做法:將一塊拇指大的生姜切片,加水煮透,晾到適宜的溫度(以40攝氏度為宜)后即可泡腳。
? ? ? 另外可加入適量的鹽和100克左右的醋,增加保腎護肝的功效。以飯后1小時以上,泡腳15—30分鐘為宜。如有不適應馬上停止。
04 隔姜灸:溫經散寒
? ? ? 隔姜灸溫經散寒的作用,適用因寒而致的嘔吐、泄瀉、腹痛、痛經等。
? ? ? 做法:取生姜一塊,切成厚約0.3厘米(約一元錢硬幣厚)的姜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牙簽穿刺數孔。
? ? ? 施灸時,將其放在穴區,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點燃。待被施灸者有局部灼熱感時,略略提起姜片移到附近穴位,或更換艾炷再灸,以局部潮紅為度。
3? 吃姜的禁忌
01 為什么不建議大家晚上吃姜呢
? ? ? 這是因為大自然的陽氣在中午到達頂峰,午后陰氣開始升起,陽氣開始收斂,此時吃姜會適得其反,容易使人興奮,無法安睡,不利于養生保健。
02 什么人吃姜最好
(1)體質偏寒者。怕冷、手足發涼、吃冷食后易腹瀉等,這些人適合多吃姜,用來溫中驅寒。
(2)胃寒者。胃寒者如有喜食熱飲、干嘔清水等癥狀,食用生姜比較合適,喝點姜棗茶,將有助于驅逐體內風寒。
(3)食欲不振者。姜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排除積淤體內的毒素。
03 什么人不適宜多吃姜
? ? ? 陰虛體質者容易“上火”,表現為性情急躁、心煩易怒、情緒起伏波動大,動不動就要來“火氣”,此類人群則不宜多吃生姜。
? ? ? 陰虛人群宜多吃些清補類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或纖維素較高的食物,如山藥、蓮子、百合、木耳、銀耳,用來燉湯、煲粥都很好,可以養陰。
? ? ? 以上對姜的使用因人而異,也不可斷然教條,因為姜本身就是食物,多吃點少吃點對常人無大礙。
? ? ?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分享,可以關注我的喜馬拉雅電臺《大衛赤腳八段錦功法講解》和《大衛赤腳八段錦樂活觀》或者加我的微信號:13387882899大衛赤腳八段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