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可以努力追趕,千萬不能滿身怨氣!

01

朋友的女兒從小興趣廣泛,畫畫鋼琴拉丁舞,圍棋小主持人,十八般武藝樣樣都會,大大小小的比賽也參加了不少,獎杯獎牌都擺滿一柜子了。隨著年齡增長參加的比賽越來越高大上,對手也越來越強大,慢慢地就有了被淘汰。

每一次失敗后,小姑娘就會滿身的怨氣:‘贏了我的那個人家里的鋼琴是她爸爸量身定做的,如果我也有那樣的鋼琴肯定不會輸;那個得了小主持人第一名的男孩,他爸爸請了一個大腕主持人一對一的輔導;那個拉丁舞得了冠軍是因為她媽媽是舞蹈老師,如果我有一個這樣的媽媽就好了?!?/p>

在女兒的抱怨聲中,朋友換了三架鋼琴,換了好幾個小主持人老師,還請了一對一的舞蹈老師。可是呢?女兒越大越隨心所欲,今天不想練鋼琴,明天說喉嚨不舒服不去上小主持的課,舞蹈也是三分鐘熱度。

去年寒假女兒又主動報名了一個電視臺的小主持人大賽,從報名到參賽整整有四個月的時間,導師都找了錢也交了,可是女兒卻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偶爾去訓練也是敷衍了事。

比賽第一輪就被淘汰了,這個結果都在朋友和丈夫的意料之中,可孩子則怨氣越來越重,一會怪老師教的不好,抱怨比賽的舞臺有壓抑感影響了發揮,還怪裁判不公平。

滿身怨氣的女兒簡直被負能量附體,看誰都不順眼,抓住人就開始抱怨,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她作對似的。

滿滿的負能量不僅消耗了自己,也消耗了別人,誰也沒有義務天天聽他發牢騷,好友和同學漸漸地遠離了她,老師們也紛紛讓她另請高師。

老師嘆息,朋友疏遠,女兒更加負能量爆棚,變得毫無自信,否定自己,懷疑自己。

朋友都急死了,得不得獎沒關系,是不是冠軍一點都不重要,最怕孩子會被滿身的怨氣給消耗得自暴自棄。

02

遙遙和丈夫一起在廣州做小飯館生意,兒子在上小學之前一直帶在身邊,上了小學后才回老家縣城讀書,由奶奶照顧。

一年級時學習能跟上,上課態度也端正,喜愛老師,和同學友好相處。二年級就經常接到老師的投訴電話,作業完成不好,上課不是睡覺就是開小差,和同學無法正常相處,一言不合就斗毆打架。

老師批評一句,孩子馬上就滿身戾氣和老師老師頂嘴:學習不好是老師教的不好的;喜歡打架都是別人先招惹的;不想寫作業的理由是讀書也沒有什么用處,努力也是白費力氣。

小小年紀就覺得全世界都欠他,從不覺得自己有錯,遇事就找各種借口,滿滿的負能量。

遙遙不明白小時候乖巧的兒子怎么變成了這樣?

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奶奶就是那種逢人便抱怨,沒爹媽在身邊的孩子就是容易被別人欺負;老師只會偏心那些有錢有勢的孩子;老師不會教還要怪孩子學不好,作業沒完成多大點事;拳頭巴掌打兩下也要罵孩子......

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總是缺少一些家的溫暖,老師也會放大熊孩子的缺點,偶爾抱怨一下很正常。可如果開口就怨氣連天,十米開外都會愁云慘淡,誰都會避而遠之。

成年人都害怕會被負能量附體,害怕被戾氣感染,更何況孩子呢?

八歲的小屁孩只知道自怨自艾敵意全世界,把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負能量里,將自己置身在水深火熱之中,哪里還看得見陽光???

孩子正處于可塑性的年齡,很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家人給他灌輸負能量,他的世界就是烏云密布;家人指引他朝著更亮更光的地方去走,他的未來就會充滿著光亮。

遙遙說起早摸黑的賺錢就是為了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如果孩子繼續這樣下去那賺再多錢又有什么意義呢?和老公商量后,她先回家帶孩子,老公把飯店處理好了后再回家重頭做起。

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婆婆談,生活不要那么悲觀,盡量避免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為了孫子,奶奶不再一副苦海深仇的尊容,遙遙和兒子一起努力,稍微有點進步就鼓勵。

慢慢地孩子不會再滿身帶刺,也不會經常被人‘欺負’,還結交了一些好伙伴,對老師不再充滿敵意,上課也專注了很多。

這學期的第一次測試還及格了,老師都說了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最少孩子現在沒有那么抵觸學習,不交白卷。不過因為欠下的帳太多,一時半會兒是沒有能力跟上的,這個需要慢慢來。

成年人都知道過日子最怕消極,孩子也一樣,只要他樂觀向上,肯努力不怕吃苦,時光自然會在某一個轉角處給他驚喜。


03

我小兒子參加了學校的羽毛球校隊培訓,今年開學教練就跟他們說,四月份學校要去參加一個羽毛球聯賽,會挑選一些打得好的同學代表學校出戰。兒子也在出戰的名單之中,可是開學以來他和另外兩個隊友都沒有在校隊里訓練。

他懷疑自己被踢出了校隊,我讓他有空去問問教練。教練的答復是參加比賽的人只要幾個,會在校隊里挑選一些高年級打得比較好的,兒子的基本功不是很扎實,力度和速度都沒有高年級同學那么穩,讓先練好基本功再說。

兒子回到家拿著羽毛球拍不停的指手畫腳,滿滿的全是抱怨:‘你們看我手臂一點力都沒有,怎么使???我也想跑得快一點,可我腳沒有力速度才跟不上;我懷疑我眼睛有問題,明明看見球在這個位置卻總是接不準?!?/p>

意思就是他很想打好,可是無論怎么努力都沒有用。

兒子才七歲多,遇到比自己優秀的人,首先看到的不是別人的努力和付出,而是讓自己沉浸在負面情緒的抱怨中,找各種借口來掩飾自己的不努力。

這可不是好的現象,我告訴他,任何的技能都是熟能生巧,練多了手臂自然就會有力,速度也會跟上,接不準球不是視力不好,而是找不準位置。

為了幫助兒子,我每天早起四十分鐘陪他打球,晚上也打差不多一個小時,一開始他輸了就喋喋不休的抱怨‘我都說了我平衡力不好,視力有問題,怎么都跑不快?!?/p>

小時候輸不起的孩子,長大后永遠也贏不了。

我和先生不會故意輸給他,在他抱怨完了后再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努力就能贏的比賽,只要你持之以恒的去訓練,肯定會越來越好。如果你自己不努力,那只會被別人甩得更遠。

持續陪著兒子訓練一個月后,他的抱怨明顯的少了。昨天晚上接他時他心情特別好‘教練說我現在打高遠球都有力度了,速度也跟上了,就是發球還不是很穩定,只要再多練習肯定會有更大的進步?!?/p>

對于是否能參加比賽,兒子也能平靜的接受,打球的目的不是為了比賽,而是強身健體。

兒子的負能量明顯的減少,替而代之的是雙眼里充滿了光亮,相信順著這個光的方向走,一定能遇見那個努力的自己。

努力就是一種光芒,能照亮更遠的未來。

04

學習和成長都一樣,你不努力前進,沒人為你等候;你自己不積極,是不會有人替你主動的。

據說天才的概率只有1%,99%的人都是經過不斷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付出努力,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你不愿意吃苦,又害怕付出努力,卻又總是想拿到好成績,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任何的比賽都是淘汰制,永遠把勝利者拉出來繼續和勝利者比拼,所以,敗的人多,勝的人少,敗是必然,勝是偶然。

每一場勝利的背后都是被汗水澆灌出來的,都是日復一日,反復練習,忍受著枯燥乏味的煎熬換來的。

你不愿意努力拼搏,自然就會被別人甩在身后。

從小就要讓孩子明白,與其抱怨,不如努力奔跑,朝著更優秀的自己靠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