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性步態:中性步態讓你的雙腳保持指向前方且彼此平行運動,這是對腳來說最穩定的姿勢,也是運動系統在跑步時的自然動作;
2、平底鞋:這條最簡單,也非常有效,那就是穿鞋盡量穿平底鞋,也被稱為“零落差”,就是后跟的高度不超過前足部位;
3、靈活的胸椎:胸椎緊張會干擾后側動力鏈,你的頭部和肩部就不可能很好地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傳遞到頸部和下背部的壓力就會增加,還會影響髖部功能,累及膝關節、踝關節和腳。跑步的時間越長,形態越走樣,問題就越嚴重;
4、有效的下蹲技術:能夠用正確的姿勢下蹲,可以讓后側動作鏈條的力量充分釋放,遠離傷病;
5、髖屈:發展和保持正確的髖屈度,能夠促進髖關節功能健康,用正確的姿勢跑步,讓后側動作鏈條保持平衡和順暢;
6、髖展:髖部前方的肌肉和組織、髖屈肌和股四頭肌動作,無法實現大腿上部的內收。如果不能正確完成內收動作,會讓骨盆分開,就會出現拖著步子、腳跟落地的錯誤動作;
7、腳踝活動范圍:打開踝關節,能讓你具有最優運動動作,以及在跑步中毫無保留地輸出全部彈性力量;
8、熱身和放松:即使你的日程滿滿,也必須保證每次跑步前后分別進行熱身和放松,并且每次想辦法做到位;
9、壓縮:壓縮是通過促進身體局部血液與淋巴循環,加快運動后恢復的較為簡單有效的方法,不管是壓縮襪還是壓縮腿套,我們都不應該拒絕嘗試;每天穿戴一個小時,它真的很管用;
10、無熱點:當你精心維護,沒有肌肉或關節的熱點時,就能自由奔跑了;
11、喝水:每天,你都必須主動關注身體是否獲得足夠的水分,每天都要喝掉2~3升水,保證水合作用的最大化;
12、起跳/落地:最簡單的就是最好的,用正確的姿勢去起跳、落地,深刻理解并培養成習慣,讓身體按照自然規律去運動,它就能釋放出難以置信的力量。
追求、達到和保持這12條標準,會得到以下結果。
1、你的身體組織保持健康和潤滑狀態,組織之間保持光滑接觸,而不像是粘在一起的魔術扣;
2、關節保持在合適的位置;
3、腳踝、膝蓋、髖等關節能夠達到自然狀態下的最大活動范圍,可以使身體釋放出全部力量,同時把導致傷病的可能性減少到最少;
4、回歸人體的基本運動機制與動作模式,當站立、行走、跑步時,你不會損傷到肌腱和結締組織;
5、髖關節功能達到最優狀態,減小對膝關節的壓力,提高跑的能力;
6、更多其他的內容。
達到標準的四個原則:有耐心、有創意、反復測試、貴在堅持。這就是終身自由奔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