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評論翻譯』“贏的總是莊家”:《探索神秘之旅》及《洛基:仙宮特使》中的角色能動性與超小說 之一

“The House Always Wins”: Agency and Metafiction in Journey Into Mystery and Loki: Agent of Asgard

2016年10月27日,作者:Elise Ringo

https://becomingthevillainess.wordpress.com/2016/10/27/the-house-always-wins-agency-and-metafiction-in-journey-into-mystery-and-loki-agent-of-asgard/

私譯,待授權,勿轉載

漫畫中使用超小說的手法已經有很長的歷史。所謂超小說,是指在虛構作品之中提及作品本身是作為虛構作品而存在。死侍打破第四面墻是一個著名的例子,但在那之前已有先例。《轟動的女浩克(Sensational She-Hulk)》就曾根據漫畫傳統主動豎旗,動物俠(Animal Man)也曾經在他的個人刊中與作者Grant Morrison對峙。近期,這樣的一個范例出現在漫威一位最主要的超級反派長達三年的故事發展中,這是最有趣同時也最微妙的例子之一。

洛基最為人熟悉的形象首次登場于1962年的《探索神秘之旅》第85期,以托爾宿敵的定位成為常駐的超級反派(心懷嫉妒的弟弟這個角度稍后才出現)。

洛基首次戲劇性的登場。(《探索神秘之旅》第85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洛基的形象變得越來越復雜-他的故事中添加進了更多的背景,將他塑造為托爾的繼弟,對托爾的成功心懷嫉妒。對于這個角色意義重大的一刻出現在《雷神》第353期中,他加入托爾和奧丁,與他們一同對抗火焰惡魔蘇爾特爾,保衛阿斯加德,即使僅僅是出于自私的理由

然而,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2010年的大事件《圍城》第4期。當洛基看到阿斯加德毀于瘋狂的超級英雄哨兵(Sentry)之手時,他試圖使用諾恩魔石(Norn Stone)的力量將其擊敗,并為此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然而不久之后,托爾經過搜尋找到了轉世為兒童的洛基,他擁有過去的全部記憶但是(相對地)純潔無暇。在單行本《圍城:洛基》中披露了其中的內情:洛基與地獄之主梅菲斯托(Mephisto)以及諾爾斯/北歐死神海拉(Hela)定下協議,從死亡之書中刪去了他的名字,由此模糊暗示了他的死可能是出自預謀。

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為了逃脫宿命。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諸神黃昏的輪回,洛基如同其他神明一樣想要改變卻又無法改變:

“有史以來第一次,阿斯加德人認為他們自己脫離了命運的皮鞭。我們自由了…然而阿斯加德仍是照舊。即使在這里,在中庭卑微的土地上,我們仍是老樣子。巴爾德是善良的。托爾是高貴的。洛基是…洛基。”

超級英雄漫畫敘事遵循保守主義。這意味著事物傾向于不變-角色不會死上很久;英雄們可能一時改變了名字或服裝,但通常終究會回到初始的形態;英雄總是英雄,更要緊的是,反派總是反派。即使角色形象得到了發展,也通常會在之后將其還原或者抹消。

有少數幾個例外。其中重要的一例是萬磁王(Magneto),他從一個標準的白銀時期的超級反派逐漸發展為如今復雜的、道德灰色的角色;類似的還有白皇后(Emma Frost)。但總體而言,在超級英雄漫畫中,“一日是惡人,永遠是惡人”的情況相當常見。

洛基試圖通過轉生和重新開始來躲避的正是這樣的命運。由此我們將看到,在由兩(個半)部分組成的角色弧的第一部分-《探索神秘之旅》系列中,超小說問題、超英漫畫作為形式的局限性以及角色的能動性得到了深入探討。『譯者注:兩個半部分的角色弧指孩子洛基,占據孩子身體及之后長大的青年洛基,以及故事之神』


未完待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