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小盆友寫作業,不時有不會的題問我。最近有些反復(不會做就來找我,是我的原因,找我就給我講)給講完后我繼續看書!
數學作業完成后,我建議做檢查。小盆友說等著爸爸檢查,我認為也沒問題,問題在于平時自己不養成檢查的習慣,考試怎么辦?初高中了爸爸媽媽都不會做這些題了,都無法幫助檢查。小盆友很認同,于是說其實不知道怎么檢查,于是我們一起檢查。
一道有余數的豎式計算,在寫答案時忘記寫余數。檢查完畢,跟小盆友溝通!
其實,剛才那樣類似的錯誤,有沒有發現自己經常有?比如試卷中經常會因為這樣的錯誤丟分。
嗯。
那咱們要找一找原因,還要進行調整。如果因為這樣的情況丟分,實在很冤枉!
好!
就剛才那道題來說,可能是因為思路打斷了,比如給你講完之后我去看書了,你好像玩橡皮來著。然后再去寫的時候,就沒有寫余數。
嗯,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是這樣的!
現在我看到的可能是由于在作業過程中,有瞬間思維被打斷,就像剛才,豎式寫完之后并沒有馬上寫到橫式上面,再次寫的時候是根據經驗來寫的。前面的幾道都沒有余數。所以我認為寫作業的過程先要不被打擾,或者你自己盡可能寫完一道題再說!
你看,咱們還是要在平時訓練作業考試化,可以嗎?
媽媽,我愿意的。
我建議把加上計時,試一試。可以嗎?
嗯…
愉快地溝通完畢,及時調整方法!
思考:
1、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基礎。家長的建議孩子不愿意聽取,我們就需要反思。
2、家長的幫助需要具體可落實的,凡事概括性的建議都解決不了具體的問題!
3、看到孩子的問題,批評解決不了問題。要想解決問題,需要用具體的措施!
4、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成長過程都會有反復,只要我們看到了問題反思調整就是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