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寫于萬米高空之上,回家路上。
忘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很是享受一個人在路上的分秒。無人聊天,不感無趣,反而多了份安靜和自在??梢蕴崆坝嬎愫脮r間,不慌不忙,美美的安排一路行程。
早上一如往常的按時起床。洗漱停當,簡單熱身,套上保暖的冬日跑衣,蹬上舊而舒服的跑鞋,迎著開始露頭的晨曦,踏著慢慢蘇醒的大地,耳邊是早起人們的嘈雜,迎面而來的是萬家煙火。又是一個美妙的一天。因為不用上班,時間充裕,可以由著性子比平常多跑會,或者慢慢的跑,多欣賞下沿途的景致和可愛的人們。
很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因為只要你用心,總是會發現每天的不同,感受到生命的奇妙,遇到不一樣的但同樣有意思的人與事。
今天在公園跑道上就遇到一位保潔大哥。就如所有其他清掃馬路的工人一樣,不會留給你太多印象的一身樸素打扮,但低頭掃地的背影,認真至極。可愛的人兒,城市因為這些淳樸的大哥大姐才會如此美麗。
吸引我的是,他耳朵上扣著一付米奇的紅底、白點的棉絨保暖耳罩,不知已經戴了多久,白點已經沒有那么白了,紅底也已褪色。耳罩明顯與他的穿著不搭,讓大哥平添了份可愛。不知道耳罩是懂事的女兒買的,還是別人送的,亦或童心大發自己所購。想停下來聊兩句,問問耳罩的由來,但最終沒有付諸實施,不想打破大哥專注的工作和我眼前生動的畫面。
跑完步后,路上漸漸有了急匆匆上班的人。看看時間,還早,就慢悠悠走去買早餐吃,一份蔬菜三明治、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外加跑步前一個香蕉,權當早餐,營養基本均衡。
回到住處,收拾停當,上路。
再后面就是自己最享受的部分了,也是只有一個人的旅途才能有的奢侈。讀書和寫字。自己手頭尚有三本書沒有讀完,一本外國歷史書、一本短篇小說集,被放在托運行李中,留待在家無事時翻看。隨身攜帶一本剛開始看的長篇小說。最近工作有點小忙,晚上沒有大塊時間,讀書進度很是不滿意。回家路上于我就成了難得的可以大塊讀書的時間。
上飛機前,除了給家人買了點東西外,就沉浸于書中,讀了60多頁,相當于前幾周一星期晚上加起來的量。
今天天氣格外的好,飛機也很照顧,沒有晚點,準時登機。坐定,一陣困意沒頭沒腦的襲來,像灌了鉛的一團黑黑的云壓在頭頂,扔下手頭的書,倒頭睡去。
醒時,飛機業已起飛,打開電腦,寫會字。
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在你行色匆匆時,腦子也中規中矩;當你輕松自在時,腦子就信馬由韁。平常上班,晨跑時間有限,經常是邊跑腦子邊盤算著時間,生怕超時。而放假時,跑步時間更從容,腦子也就格外活躍。早上,跑著,腦子里閃過無數“奇思怪想”,雖然想的什么多數已忘記,但當時還是著實有點小興奮的。
還記得一個閃過的奇怪念頭是,關于古人說的一句話“人過留名,燕過留聲”。很多“名人”逝去后被流傳千古,無數后人為其歌功頌德。但我在想,所謂的“名聲”和“功德”可能僅僅是別人對他的評價,或者大點來說,是他的社會價值,社會影響。那么他自己倒底是如何評價自己呢,他自己到底是開心亦或不開心呢,他自己是否真的愿意做這樣的自己呢。我自是無從得知。大約只有問他本人才知道,而這顯然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知道人死后是如何形態的存在。只知道現在怎么的活著,而且很清楚的知道這種活著的時間是在一分一秒的縮短著。偏執的去做別人認為你該去做的自己,不如化繁為簡,找尋初心,做回自己。才不枉在人世間走一回。
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最自在,最舒服,內心最安靜,又暗自竊喜,那時的自己,恐怕就是真正的自己。
記得大學時,對學校教的東西實在提不起興趣,很閑,也就不務正業的狂看書,讀的都是閑書,基本沒正經的專業書。讀書用來消磨和打發時間。
工作后,看的最多的是商業、財經和專業書籍和報刊??吹玫挂步蚪蛴形丁?/p>
直到現在,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業方向,讀書的時間也更少了。但讀書重心卻又回歸到閑書,各種閑書,很雜。不同的是,現在不是真的閑,是忙里偷閑。讀閑書,就如跑步和運動一樣,能讓自己少些浮躁,多些心底的清明和安靜。
很慶幸,走了一圈,又找回了自己,回到了最舒服、最本真的狀態。
不同時期,不同人生階段,我們會做出各種決定,回頭看,有些明智,有些幼稚。但這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構成了現在的你。相信,你的每個決定在那個時刻都是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優決定,沒有好壞。這樣的人生才豐富,有趣。
這時,耳邊傳來飛機準備下降的通知。這篇文字也就在此收筆了。在動筆之前,并沒有想好主題,亦沒有標題。這種狀態,寫出的文字可能并不十分中看,但卻是自己最喜歡的、最舒服的寫字狀態。
在此,多謝各位家人和朋友一直以來的支持!
預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幸福!
老麥 (康冰)
2016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