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網友,尤其是一些英國有頭有臉的專門評介英國美食的所謂“美食家”,最近跟美國的一家美食網站直接懟上了。
事情的起因是這家介紹美食的網站,在tweet上發了一個視頻,并且附文說明:
瞧一瞧看一看啊,典型好吃的英國“餡餅”來啦!
要說把Mince meat on toast翻譯成“餡餅”,其實真的不算信達雅。那么,這勞什子到底長什么樣呢?簡言之,烤面包上放一些炒過的肉餡而已。
不知道怎么想的,英國人對于美國網站的認證,很多人一點不領情,大聲否認,一副這個發明的鍋俺們英國人不背的架勢。
我是英國人,從來沒吃過,從來沒看過,也從來沒聽說有人吃“餡餅”。
別再傳這種英國食品的謠了,我們的比那餡餅要好多啦
有趣的是,新西蘭人看到這種情況后不由自主地亂入,不只是深入說明了這種餡餅在新西蘭的歷史,還非常自豪地承認,這種餡餅簡直就是新西蘭的“國餅”(national dish)!
Helen Leach, emeritus professor at the?University of Otago says the earliest recipes for mince on toast date to 1865–in England.
(新西蘭)Otago大學的榮譽教授Helen Leach認為,“餡餅”食譜可以上溯到1865年的英國。
New Zealand recipes for the dish appeared?in Christchurch in 1924 in Miss Mildred Trent’s The Up-to-date?Cook’s Book, published in London in 1914, and a 1952 cookbook published?in New Zealand.
1924年,在新西蘭的Christchurch市,從Mildred?Trent夫人1914年倫敦出版的一本烹飪時尚的書中,可以看到“餡餅”食譜,另外一本1952年新西蘭出版的烹飪書中也有。
看起來,這是一次網絡上“國際互撕”的小插曲,然而,英國大報《衛報》(The Guardian)上,倒是發表了一篇作家Jack Bernhardt的時事評論:
This is not just mince on toast–it’s modernBritain on a plate
這不只是一塊餡餅的問題,而是盤子上的現代英國人怎么啦?
在文章中,作者把這個事情上綱上線到了“餡餅門”的高度(Mince-on-Toastgate),進行了一番嬉笑怒罵式的分析。
實際上,英國人也是很喜歡把烤面包做成各種食品的。
比如,這種豆子配烤面包(beans on toast)
還有這種奶酪配烤面包(cheese on toast)
為什么偏偏對美國網站認證的英國經典“餡餅”很不爽呢?
Jack Bernhardt認為,說到底,就是英國人自以為傲的文化自負心態,以及最近以來的失落心態在作怪。
Now, we’ve become a country?obsessed with its own traditions, dismissive of innovation, denying ourselves?delights out of social awkwardness and customs. We’re not too?good for mince on toast; mince on toast is too good for us. Enjoy your?non-mince-on-toast meals, Britain. I for one hope you choke.
如今,我們的國家(英國),日益沉迷于傳統,拒絕創新,不愿意從社會小尷尬和習慣里找樂子。我們覺得“餡餅”配不上我們,可“餡餅”對我們有好處啊。英國佬們,好好吃頓沒有“餡餅”的大餐吧,但愿別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