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侄子:
見信如唔。
首先恭喜你成功入職。幼鷹終于褪去雛絨,將要離開父母和學校為你構筑的溫暖窩巢,去搏擊長空了!叔叔因你而感到自豪!每當想起那個不給買玩具就滾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憊懶小鬼,如今已經西裝革履地坐在工位前,懂得為自己的未來、為家族的未來去拼搏去奮斗了,我的嘴角總是會不自覺地充滿欣慰地上揚。
我很高興你能選擇金融行業作為你的第一次就業。倒不是說這個行業有多么高大上多么了不起,而是這個行業能夠幫助你更快地看清世界的真相。
這是一個被金錢驅動的世界。資本就像是這個世界的血液,總是在向營養最富集的地方匯集,并在這些地方開出絢麗的花來——至于這個地方是大腦是心臟還是腫瘤,則不是資本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越是金錢富集之地,距離世界真相的距離就越近,在其中所能獲得的感觸就越直觀越真實。
我不是經濟學家,無法告訴你金錢驅動世界的機理——事實上,這種機理是如此復雜和隱晦,世界上恐怕也沒有哪個經濟學家能夠真正說得清楚。
這個話題似乎比較功利,但是就像古龍在《邊城浪子》中所說的:世上雖然有許多東西比金錢重要,但是這些東西往往也只有金錢才能買到。
那么,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究竟金錢能夠買到什么重要的東西?金錢在其中又是如何產生力量的?
1.金錢可以買到時間
這句話寫在這里并不是為了嘩眾取寵,因為物理意義上的時間是如此平等,并不會因為你有錢就讓你的一天變成25個小時——這句話的真實意思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
我有一個朋友,開了一家公司,規模很小,只有五名員工,其中一個還是他的專職司機。我很奇怪,于是就批評他擺譜擺得太過分。
他說:“你不懂。我并不是為了擺譜,我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時間。司機開車,我就可以在路上打電話、發郵件、思考公司的發展方向,甚至哪怕是在車上睡覺,我也獲得了更多的休息時間。聘個司機的費用是有限的,而我的時間要比這點花費值錢太多了。而且不光是我,我公司的全體員工都是打車上下班,費用報銷——我就是要讓他們了解,他們的時間對老板來說是最寶貴的財富!”
這一席話對我的震動很大,它讓我第一次從時間的角度認識到了金錢的力量。
而將它推廣開去,則會形成一個細思極恐的邏輯:在社會協作高度發達的當代社會,幾乎每一種必要行動都可以找到替代者——小時工可以替你省下做家務的時間,送外賣的可以替你省下做飯刷碗的時間,電子商務和快遞公司可以幫你省下逛超市買必需用品的時間……我們如果能善于使用金錢的力量,把一些我們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的簡單勞動有償委托出去,我們就會“買到”更多的時間,并把它們用于工作、學習、健身、旅行以及提高和豐富自我,從而使我們的時間在將來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賺取更多的金錢。
這將是一個閃閃發光的良性循環。
2.金錢可以買到尊重
人類有一種非常有趣的狀態,就是在我們批判某些人的行為時,我們并不是單純地對那些我們看不慣的行為進行批判,而是一定要對其身上我們所不具備的特質發動連帶攻擊。
比如說“為富不仁”。
事實上,仁還是不仁,與一個人富還是不富,并沒有什么內在聯系。但是說到一個人的“不仁”,如果前面加上“為富”二字,仿佛就能加重批判的力度、擴大打擊的范圍一樣。
不只是批判。我們在表示對某些行為的好感時,也通常采用這種做法。
比如我們說到“一視同仁”或者“平等與尊重”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舉女王對待乞丐如何和善、董事長對待清潔工如何親切之類的例子,而永遠不會說乞丐甲讓乞丐乙多么地如沐春風、清潔工A又如何地對清潔工B慈善親祥。
在這里面,起決定作用的其實并不是“仁不仁”和“善不善”,而是階層的差異,說到底是“富不富”的問題。
所以,想獲得一些美名,想得到一些尊重,其根本的前提是財富。窮人的“仁不仁”和“善不善”根本不重要,因為影響太小,所以沒人關心。只有有錢人才有機會讓人批判“為富不仁”,也只有有錢人才有資格讓人夸獎對人“一視同仁”、身上散發著“平等與尊重”的光輝。
金錢或許不能買到真正的尊重,但是金錢絕對是贏得他人尊重的必要前提。人們永遠不會尊重連給自己和家人體面生活都做不到的家伙,因為首先他對自己就不夠尊重。
3.金錢可以買到自由
何為自由?薩托利說:“自由是一個變色龍似的詞語。”
據統計,有史以來的思想家們對于自由的各種定義多達200多種。在其中,我最喜歡的中國古代的表述:“由于自己”。意思就是說不由于外力,是自己作主。
那么在這個表述中,何為“外力”?
我認識的很多人都想把文件摔在老板臉上,大喊一聲:“老子不伺候了!”
我也認識很多人都想給人力資源部一張A4紙,上書“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后卷包走人。
但是沒有一個人這么做。因為明天的飯錢還沒著落,后天到了交房租的日子。在人類第一需求——生存——這個最強大的外力束縛之下,你所奢望的自由就像鏡中花水中月,遙望而不可及。
英國思想家以賽亞?柏林將自由劃分為“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所謂“積極自由”指的是人在“主動”意義上的自由,即作為主體的人做的決定和選擇,均基于自身的主動意志而非任何外部力量;而“消極自由”指的是在“被動”意義上的自由,即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強制,在行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也就是“免于強制和干涉”的狀態。
在我看來,任何“積極自由”的獲取,都要以破除“消極自由”的限制作為前提條件,而這種“強制和干涉”的最基本和最強大的力量,就是來自于生存。只有獲得足夠的金錢,至少獲得了能滿足你基本生存的金錢,你才有能力破除那個與生俱來的、不可抗拒的生存束縛,獲得支配自我的權利。
羅振宇說合理合法地賺錢是這個世界上最高尚的事。
這一點我并不敢完全茍同——畢竟確實有很多人并不以賺錢為第一目的,但也在從事著改變社會和世界的高尚事業(奇怪的是,從事這種高尚事業的人,金錢卻距離他們從來都不遙遠,甚至已經到了召之即來的地步)。
不過有一點我不得不承認,就是金錢確實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力量之一:往大說,它改變世界;往小說,它豐富人生。
所以說,在金融圈子里,在金錢如此茂盛之地,你應該充分了解金錢的本質,正視金錢的力量。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在炫富時,多想一想別人獲得財富的方式,而不是毫無意義地仇富。
一旦這種對富裕的仇視演化到對金錢的仇視,那么你將錯過最為強大的助力,你的生命也將因此喪失它本該綻放的光芒。
以上。祝好。
2016年7月29日于北京海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