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面包
01
上次回家,一進門,我媽剛好在和爺爺奶奶通電話,我媽一見到我,就招呼我過去跟他們說幾句。想想上一次見他們是去年過年的事情了,一年里不會有幾次通話,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說什么。
簡單的問候之后,我竟語塞。不過電話那頭的奶奶倒是興致盎然,囑咐我吃飽穿暖,還關心關心我的工作發展,項目做得順不順利,老板兇不兇,一個人在外別老在努力工作學習,也要到處走走玩玩,巴拉巴拉巴拉……她老人家倒是一點不糊涂什么都知道些,不愧有個“聊天大隊隊長”的人送稱號,聊了好久,還挺有意思。
我們年歲越來越大,跟父母相處的機會都屈指可數,別說是祖輩們了。因為平時缺少陪伴,對彼此的生活了解太少太少。跟他們說說近況,自己的工作學習和將來打算,聊聊親戚的家長里短,街坊鄰里的八卦消息。
其實說什么都行。能夠一直堅持問候,就是最好的語言。
02
婧跟我說,她小的時候,周末去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家是必須的節目。爺爺每次見到她,眼睛都笑得瞇成一條縫,然后就到鎮上買一兜小餛飩回來煮給我吃。外公總是會神神秘秘得從口袋里掏出各種小零食。
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還流行拍大頭貼,有一次我拿給外公看我新拍的大頭貼照片,外公拿著那么小的照片一張一張仔仔細細的看,然后指著其中一張,困惑又堅定得跟我說,“站在你旁邊那個人是誰啊,還是你比她好看”,我湊過去一看,是個大頭貼上的卡通人物,然后就哈哈哈的笑他。
那天跟L也聊起小時候和祖輩的事情,他說,“爺爺走得早,只記得小時候經常和爺爺在鄉下串門。奶奶總是會偷偷塞點錢給我,還囑咐我不要告訴別人”,所以現在他雖然在另一個城市工作,每個月都會回家一天,還會去外公外婆家蹭頓飯。
我很慚愧的是,我最多也就每年去看他們一兩次。長大了,每次去,也不再是小時候大聲地叫著他們然后飛奔過去的樣子了。不再會跟他們撒嬌吃零食,或者向他們告狀哥哥又欺負我要幫我對付他。更多的只是安安靜靜的吃一頓飯,但我很慶幸,他們還依舊身體硬朗,我還有機會去關心他們。
很多我們這代人是他們那輩人帶大的,他們把我們帶大,也想要我們的陪伴,而長大后的我們卻急著離開。
03
在綜藝節目《極限挑戰》最近的回歸這期開頭,極限男人幫弄了個街頭咨詢室,聽路人訴說父輩的事。很多故事確是讓人動容和沉思。
有個問題是“你覺得你懂你的爸爸嗎?”
黃渤回答說 “一開始不懂,后來覺得懂了,現在又不懂了,因為他已經糊涂了……”
節目中有一位路人描述,她的父親前幾年得了腦梗,除了行動不便了外,智力上也有些受損。父女兩人大概都是不太擅于情感的表達,從前和父親在情感上的交流就比較少,這件事情之后,便更加沒有機會了。有一次她要出門,忽然聽到父親說,“天冷了,多穿點衣服,出去注意安全”,轉過頭,淚流滿面。
記得有個節目里,執中老師說,他為了能和母親有共同話題,跟她買同一只股票。
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和父母在漸行漸遠,我們和祖輩們更是快沒有交集了。想跟他們打通電話,又想想今天還有事情,也沒啥可說的,要不改天吧。改天是哪天?想抽個空回個家去看看他們,又想想今天有點累,要不下次吧。下次是哪次?
別讓對不起變成還不起,來日并不方長。不能等的,是家人,而永遠在等你的,是家人。
很榮幸,今生能成為一家人。我希望,今生的幸福我都能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