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艾瑞北鼻
“眼睛到不了的東西,文字可以。”
讓我們一起在閱讀的道路上相遇并同行吧~
對1月份讀的書整理了一下,一共讀了5本書~
請收下這份書單吧~
書單分享
1.《悲劇人偶》? ? ? 東野圭吾
2.《顛覆平庸》? ? ? 彭小六
3.《花兒與少年》? ? 嚴歌苓
4.《火花》? ? ? ? ? ? 又吉直樹
5.《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么》? 彼得·門德爾桑德
《悲劇人偶》
【日】東野圭吾
“悲劇的不是人偶,而是人!”
這是東野圭吾的早期作品,看過《白夜行》之后,再看東野圭吾的作品,就會覺得特別單薄,不管是人物形象還是推理,都不及《白夜行》。
在這本書中,用人偶的視角看悲劇的發生。人偶說:“我絕不是什么招致悲劇的小丑人偶”,反倒是悲劇在等待我的到來。”可怕的從來都是丑陋的人性。
這是一個眼見不為實的故事,看似柔弱的無辜者,實則幕后操控者。驚訝于小女孩的沉著冷靜,驚訝于小女孩把這犯罪安排得如此精妙。有些人永遠都不知道自己何時被當做隨時可以丟棄的棋子,如清江;有些人就算知道了真相也會拼命保護兇手,比如老夫人靜香…
復仇成功了的佳織會幸福嗎?十字大宅還會幸福嗎?
《顛覆平庸》
【中】彭小六
滿滿的干貨,很正能量的一本書。閱讀起來不費勁,閱讀時間大概需要兩個小時,書中的內容適合做成思維導圖。
小六從時間管理、職場技能、學習方法、知識體系和個人品牌這五大板塊來述說他個人成長中的一些經驗。
書中提到有關意志力的問題,說意志力就像一塊蓄電池,只能容納5000毫安,可以通過訓練進行擴容,可以將5000毫安擴容到10000毫安。這比喻很有意思,記起之前生物課老師說過,我們的腦袋只被開發了10%,這同樣需要我們慢慢開發剩下的90%,才能顛覆平庸,成為少數人。
里面不但有很多方法論,還有小六提及的一些書和課程,值得去閱讀。行動大于計劃,把干貨變成自己的日常才是閱讀此書的最大收獲。
《花兒與少年》
【美】嚴歌苓
“撒謊就證明一個人對自己的所為有所害羞。”
一個美麗的女人為了擺脫貧窮離婚再嫁,但心系前夫和孩子,電話一通就是十多年,密謀著重建新家,可奈何前夫依然無能,最終夢還是碎了。
洪敏是自私的,看似犧牲自己,但如果真正愛一個人,怎么舍得放手呢?看似很努力,但卻牽絆著她。所謂的高收益投資,對他就有一種“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無奈,天上掉餡餅的事總要付出代價的。
精明的瀚夫瑞有點悲哀,洞察著一切卻假裝一切從沒發生過,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個家,給家里的每個人足夠的愛,可貌似家里的每個人都不領情,
內容并不如書名那樣甜美,花兒已凋零,人也不再少年。小人物的人性被描寫得淋漓盡致。每個人都有著小心思,貪婪地活著。如果人生重來,晚江還會堅持當初的選擇嗎?洪敏還會放手嗎?瀚夫瑞還會選擇晚江嗎?
《火花》
【日】又吉直樹
“真正的地獄并不在孤獨之中,而是在人世間。”
每次去方所都會站著看完一本書,看看厚度、書名、封面,覺得一切都好的時候就會從書架抽出此書。這次選擇了在日本文學的書架上挑選,選擇了這本厚度不厚,只有150頁左右,而書名也很簡潔,就兩個字,封面設計也很喜歡的《火花》。
這是一本關于漫才的書。什么是漫才?是日本的一種站臺喜劇的形式。香港稱為棟篤笑,我們稱為對口相聲。
這是一本算是傳記的書,主要講述了漫才藝人德永記錄了和前輩神谷的交往過程,即使最終倆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即使神谷的人生并不是那么成功,但神谷的生活態度對德永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學到了“活得像自己”的自信。
書中不太好的地方:郭德綱寫的序有點莫名的尷尬,和書的內容有點不搭邊,感覺有點敷衍吧;可能是翻譯的問題,有些地方讀起來有點怪,get不到作者的點,如果會日語,我想看原著會更好吧。
《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么》
【美】彼得·門德爾桑德
這是一本可以淺讀也可以深度的書,看的版本是繁體字版本,雖然很厚,但有很多插圖,如果只是淺讀的話,很快就可以看完。如果是深度,細細品味的時候,會發現作者真厲害,說出了很多關于閱讀的共鳴,比如書中提到,“如果喜歡一本書,必須要極度小心謹慎地思考,再決定是否看改編的電影版,因為電影的選角很可能變成心中的那個角色。這是非常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如果一部作品既有電影又有書籍,我一般都是要不就只看電影,要不就只看書,很少會兩者都看,因為我覺得我并不想讓這作品改編得太多,這樣會失去原作品的味道,也不想一點都不修改,這樣只看書或者電影并無區別,一個用影像一個用文字表達罷了。
閱讀對于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可能會是一場盛宴,也有可能只是路邊的大排檔,或許沒什么營養,但是閱讀起來舒服呀~
碎碎念:
1.閱讀手賬本開啟~說說我的步驟吧~
看完一本書之后,會去豆瓣上把封面下載下來,然后彩打,大小比例選擇3.5x2.5cm,剛好適合我買的手賬本,然后貼在手賬的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然后寫下書摘或者感想。
2.在weibo許下了一些心愿,獲得了好多人的贊,希望2020年的時候能告訴你們我都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