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勇則是初中時的好友,確切的說是初三。緣分總是這么奇特:人海茫茫,在繁忙而緊張的初三,他分到一班成為了我的同桌。
惠勇也算是富二代了,他老爸是鎮上大戶氮肥廠的車隊經理。但他身上體現出來的謙遜、溫和、上進和一般的有錢子弟的氣質有很大區別。
在他身上我體會到勤奮、條理且專注。相比之下,我頂多算勤奮,但沒有條理,也不專注,思維跳躍,上課愛分心,書桌愛堆成山,下課也愛和同學們侃大山。惠勇的桌子永遠都是整潔有序,書本、習題和筆三樣,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做筆記,下課的時候會復習功課或者做習題,鮮有出去和同學們閑聊的時候。
同學之間相互玩笑的時候甚至傳開了一個小段子:莫俺懶哪!學下人家惠勇。
惠勇的刻苦無形中也鞭策了我,我暗暗給自己鼓勁:一定要考上市重點高級中學,因此要先克服短板物理。于是整個初三中后段,每天晚上回到家,必做一套物理練習題才睡覺。
初中通常是一個人成長階段的叛逆期。但我和惠勇都屬于聽話懂事的一類(現在想起來班里大多數的同學都如此呀,那個年代的小孩都乖!),沒有任何叛逆可言,都非常積極上進。
和惠勇的友誼也非常純粹,沒有吃喝,就是學習。他的化學物理強,我則剛好英語語文好,兩人便經常一起討論和攻克一些習題并相互學習,也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對方自己最擅長的知識或者好想法。共同成長確確實實是友誼當中非常正能量的元素,比學趕幫已經成為我們那個階段的最好詮釋。
他也邀請我去他家吃飯,看得出來,他老爸嚴格而慈祥,家人也都很友善,現在想起來,家風很棒哦!
初三轉瞬即逝,升中考我的物理成了居然成了長板,考了班里最高的94分。兩人都如愿上了高級中學。
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