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無論是工作上或者學習上還是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總會遇到一種情況,當需要處理的事情堆積如山的時候,總是茫無頭緒,力不從心,越做越著急,越著急效率越低。最近讀了《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張永錫/李瑞文),得到一點啟發。
書上說,現代人普遍面臨都陷入忙、盲、茫狀態中。忙就是總是陷入一片忙碌的狀態中而效率低下。盲就是沒有目標導向,做事漫無目的。茫就是很多時候茫然無措,不知道怎么開始才好。
那么怎么能夠從這三種狀態中解脫出來呢,從而保證做事情的效率。本書提供了三個核心習慣。
一、吃青蛙?
FAST原則:
F:先吃掉那只青蛙:把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列出來當成Frog,這樣無論今天又哪些事沒完成,先完成這三件。
A:列出行動清單:每天早上花幾分鐘時間,列出每日要做的事情。包括1-3只青蛙,5-7只蝌蚪。蝌蚪就是我們所說的瑣事或者小任務。
S:Slice的縮寫。代表切成小片,有些青蛙不是一口能吃完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分成幾片會分步完成。(拆分工具分思維導圖和九宮格兩種方法)
思維導圖實例:
九宮格例子:
T:訓練自己的時間感知能力
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的基本原則是:最高強度的專注于一件事情上25分鐘,例如看書、背誦、寫作、思考或進行各種工作任務,然后讓自己精神放松5分鐘,例如站起來走走、刷網頁、聊聊天,只要一直重復這個循環過程,可以讓自己掌控時間并維持最佳的戰斗力。淘寶上有賣番茄定時器,有興趣的話可以買一個來試試。
另一種叫SWEET:STOP Working on Everything Else Time。用中文表達就是設定一個提醒自己切換的鬧鐘,在真的去做一個事情之前停下現在的工作。就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預留出10分鐘的時間來提醒自己。
二、清空文件夾
第一步:收集雜事,學會建立收件夾,對各種雜事進行分類
第二步:將雜事加工成行動
第三步:貫通收件夾與行動提示系統
讓雜事有明確可以放置的地方,有明確的流程讓雜事變成行動,最后做事的速度與質量因為有良好的行動提示系統而得到提升,這就是清空收件夾的目的。
三、每日檢視
房間一陣子不整理就會逐漸變亂,而人生不檢視就會逐漸失去秩序。每日檢視就是通過自我全面檢查更新工作流程的系統。
每日重開機:通過檢視更新自己。減少時間管理系統的阻力。每日檢視與每周檢視。
STAR神盾系統:就是讓我們的各項任務資料進入正確的流程,以便我們可以保持效率并且實時更新的自我檢視,這樣就構筑起了時間管理的盾牌。通過檢視行程閉環。
1.Schedule日程表
每天早上檢查日程表,確認自己一天的行程。每周做周檢視,確認自己上一周與下一周的各項任務,并列出任務清單,安排執行任務的時間,并設定鬧鐘自動提醒。
2.task任務
對任務做好適當的規劃,借此了解整個任務的全貌,這樣執行時才能夠持續推動,減少邊想邊做出現的狀況。
3.Action行動
每天先列出三只青蛙,幾只蝌蚪,努力推動,當有雜事進入收件夾,迅速加工確認是否必須今天做。可能的話盡量不要安排在今天,而是安排特定日期來做該行動。
4.Reference參考資料庫
為了持續做好時間管理,需要建立參考資料庫,這些資料可以幫助我們將任務執行得更好。
其他:
1.寫晨間日記
2.每周每月每年總結歸納。
3.寫下自己認為工作中存在的阻力,執行中做不到的地方,寫下自己清空文件夾做不到的地方。
書中提到的軟件且容易找到的有印象筆記,滴答清單,奇妙清單,番茄TODO等。
? ? ? 讀這本書之前我學過時間管理四象法則,也用過番茄工作法,的確可以幫我們提高工作效率,變得更專注。學完這本書以后,相信對時間管理的認識和使用方法有更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