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之川
這是《落葉》文集里第 321 片落葉,希望你能喜歡,不為別的,只為這份堅持。
【背景】
有同學問過我,是不是只要我能在負責的功能模塊里找到很多 Bug,就算是一個合格測試人員了?我回復他說,那只能說明你是一個達到及格線的測試人員,如果你想做到七八十分,或者是九十分的測試人員,還有很多找 Bug 之外的技能需要掌握,今天我們要說的如何編寫測試報告就是其中之一。
【你問】
什么樣的測試報告才算得上是合格呢?
【我答】
先用一句話來回答:能達到預期目標,實現相應作用的測試報告就是合格的。
通常我們所說的測試報告大致上分兩類:一類是過程類報告,另一類是結果類報告。
過程類報告
【概念】
就是針對測試過程的狀態、進度和中間結果的報告,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測試進度報告,有些公司也稱之為項目日報(Daily Project Report)、項目周報(Weekly Project Report)等等。
【合格要素】
- 項目信息:項目名稱、版本;
- 資源信息:項目負責人、項目參與人;
- 時間信息:當前項目里程碑階段、下一個里程碑節點;
- 進度信息:總的項目進度,通常用已完成 xx% 直觀表示;
- 任務清單:按測試計劃里的任務分解表,列出主要任務或重點任務的概要清單,并逐一標注出未開始、進行中、已完成的狀態;
- 問題清單:按嚴重程度列出主要問題的清單,但不能只列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寫出問題的解決進度和解決方案。報告里的問題只有兩類:
(1)一類是已經解決的,只需要寫出影響程度、解決方案和結果即可;
(2)另一類就是正在解決的,需要寫出影響程度、解決方案,以及進度;
并不存在未開始解決的問題,因為如果到了寫報告的時候,問題還未開始解決,只能說明該問題并不嚴重或緊急,那也就沒必要寫在報告里了。
結果類報告:
【概念】
就是針對整個項目的測試結果的總結分析報告,也可以是某些特定測試的測試結果,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測試發布報告(QA Release Report),還有安全測試報告、性能測試報告、兼容性測試報告等等。
【合格要素】
- 基本信息:報告日期、項目名稱、版本信息、項目類型、項目負責人、聯系方式、評審人信息等等;
- 項目背景:
(1)主項目的 WIKI link 或者主項目計劃的存儲地址;
(2)PRD、UI mock-up 或 SPEC 文檔的存儲地址;
(3)項目的測試對象和測試范圍;
(4)項目的測試環境,包括軟硬件環境和測試包的組成,比如服務端、管理后臺、Android 和 iOS等;
(5)測試版本的依賴關系:主要是發布版本的后端依賴組件及相應版本,例如:這次只是發布 Android 和 iOS 的客戶端版本,那就在這里列出對應的服務端及版本; - 需求/功能測試信息:
(1)項目里程碑計劃表;
(2)按測試計劃執行的輪次表;
(3)已測試范圍詳情(測試計劃里已經列出的和未列出的);
(4)計劃內的測試任務清單,包括任務責任人和相關功能檢查、性能檢查和安全檢查測試結果(Done/Passed);
(5)未測試的范圍詳情:肯定有人會問,既然是最后的測試報告,為什么還會有未測試的,因為不同的項目有不同的情況(范圍和時間),我們并不能保證在每個項目里都能做很完整的測試,所以羅列出哪些是因為什么原因沒有測試的也很重要,這可以供項目經理參考做判斷,即使有些測試沒有做,是否也可以正常發布上線;
(6)測試覆蓋率和風險分析:一般用 xx% 來表示,對應著上面的(3)(4)(5)項,作用也同上;
(7)缺陷數據統計摘要; - 系統級測試信息:
(1)安裝部署測試;
(2)升級測試;
(3)性能測試;
(4)兼容性測試;
(5)安全性測試; - 主要問題信息:這里說的問題等同于缺陷,因為理論上說,項目里通過測試發現的所有問題都應該以缺陷的形式記錄下來;
(1)未解決的問題級別分布概要,按級別和數量繪制的。優先級分為高、中、低;
(2)未解決的問題類型分布概要,按類型和數量繪制的,類型分為已知問題、延后解決等; - 整體的質量評估:
(1)發布質量標準;
(2)整體的質量評估;
(3)是否可發布的結論:Passed,Not Passed,or Passed with risk; - 附件信息:
(1)發布版本的存儲路徑,包括發布版本包和測試報告等;
(2)缺陷列表;
《測試路上你問我答》里的 Q&A 98,如果是你要的,甚好!如果不是,你問,我答!
作者簡介:14 年測試 + 11 年項目管理 + 11 年團隊管理 = 一個測試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