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學習》這本書可以說是高開低走,在豆瓣上,這本書被稱為披著精英皮的粗制濫造暢銷書。作者邀請了很多互聯網大咖為其寫序、寫書評傾情推薦,一直被傳媒冠以行動力手冊。按常理推斷其質量應該不會太糟糕。然而,讀過一遍之后,就不想再讀第二遍了。
全書都是公號發表的文章合集,沒有明顯的邏輯、層次結構,沒有太多所謂“刻意學習”的方法論。全書翻來覆去,啰啰嗦嗦的講了那么多,其實就是四個字------持續行動。實質內容卻和“學習”沒什么相關,主要是持續行動,直接起名“持續行動”也多少好一些,書的標題還模仿《刻意學習》。
不過這本書也不是完全一無是處,還是有幾處精彩的章節。
1、要多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畢竟你沒那么長壽,不可能把自己所有錯誤都犯一遍。
2、在學習這條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要承擔起自己的選擇,即使一個人獨自前行,也無所畏懼。
3、在短期之內,一個不學習的人和一個學習的人,沒什么差別。你在不斷地忙著玩,人家在不斷的忙著學,慢慢的差距就產生了。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選擇,你是愿意一輩子碌碌無為,還是希望人生命運豐富多彩。因為人生的結局都一樣,從一出生就開始注定了。
4、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成長是自己的事情,你不去努力成長,沒人會逼你。不能因為發表的文章沒人看,發了個朋友圈沒人點贊,在群里聊天沒人搭理,就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沒有人有義務給你反饋和點贊。
5、不要對外界有那么多的預期,多對自己提一些要求。
對過去的選擇不后悔,
對自己的現狀很滿意,
對未來有明確的目標,詳細的計劃,并且已經著手實施。
不向任何人證明自己,也不尋求別人的認同。
要有一顆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的心。
6、你覺得學英語沒有用,因為你看不到生活中有需要使用英語的地方。
你覺得學歷沒什么用,本質的原因是你沒有學歷從而找一個讓自己心理平衡的說法。或者你根本也不知道有一個學歷對你生活軌跡能帶來的改變。
你會覺得鍛煉身體沒有時間,因為你并沒有意識到這個事項的重要性,也正因為你不去運動,所以你也感受不到這個事情帶給你的價值。
你會覺得開始寫作后沒有東西寫,所以你不去寫。只要你開始寫了,就不擔心自己會沒有東西寫。
不過,一個人能出一本書總還是有些本事的,盡管有時這本事并不是體現在寫書上。譬如書中的標題句句都可用作勉勵,例如以下標題:
1. 持續行動是我最大的技巧
2. 強及時反饋是一種毒品
3. ?別因為沒有成就感就不持續做事情
4. 要持續行動,不要自我感動
5. 你不必經歷所有的事,你必不遇到所有的人
6.?? 格局決定我們的眼界
7、不管什么時候,把底牌給自己多留一刻。一個創業者之所以會覺得創業有價值,是因為創業讓你親歷很多事情,而不是讓很多事情給你手下親歷,而你繼續開始無經驗的下一次創業。
8、設置中層防火墻,記得要保護中層
創業老板不要直接面向員工,哪怕公司只有5個人,也搞個中層經理,一般的事情請他去處理,老板不要罵普通員工,去罵中層,然后中層自然會去罵普通員工。中層不能和底層一碗水端平,而且他情商要好,知道自己是唱白臉的,領導需要唱紅臉。
日本人很會這一套,他們公司總經理很少底層員工,對底層員工可和藹了,但他經常當著員工的面訓斥中層,讓普通員工很爽,但真普通員工犯什么事情了,找總經理也不行,他會說按流程處理,請直接領導負責處理。
9、員工給老板告狀投訴,客戶投訴員工服務,財務投訴員工報銷玩心眼時,不要立即輕信某一方的話,一定要多問幾個相關人員。可以學電視里老板或領導的做法,說:好,我知道了,等我馬上了解下情況,幾天之內給你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