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不學,最終都怎么樣了?

泰戈爾說:對我們有價值的,并不是在學校念過書的事實,而是求學的態度。學,可以立志;學,可以成才;學,永遠不能停止。

01 不愿學習,又害怕改變的人,終將被現實狠狠還擊。

經常看到有些人意識里認為,讀書無用,仍然存在偏見: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還不如早點出去掙錢,來得實在。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他們對女兒的認知就是早點賺錢補貼家里。燕子于在她16歲那年,早早地輟了學,去了東莞一家服裝廠,做著流水線的工作,這一做就是7年。 后來因金融危機,工廠裁員,她回了老家。

期間自談了一個臨縣的混混老鄉,她不顧一切,毅然決然地裸婚,嫁給了那個混混。

婚后,她生了一雙兒女,在家專心帶孩子。混混老公的本性漸漸暴露出來。

他從不過問家中狀況,三天兩頭在外打架斗毆,常常喝得爛醉如泥。家中拮據,他卻打腫臉充胖子,隔三差五請四五個狐朋狗友到家中吃飯,逢酒必醉。她獨自帶著一雙兒女,要收拾殘局還要照顧醉酒亂吐的他。

結婚8年,混混老公因大大小小的事被拘留無數次!

好在有娘家人的幫襯,否則吃了上頓沒下頓。

有次我們偶遇。她雖然穿得很時尚,但厚厚的粉底遮掩不住一臉的憔悴,眉宇間滿是麻木,眼神空洞無力,透出一股荒涼來。

我微微一怔,問她:你對未來有什么打算嗎?有沒有想過離婚,自己帶著孩子,去學點技術,重新上班?

她一臉驚訝地看著我說:“我沒文化,能做什么啊?我又不喜歡學習,再說,技術哪有那么好學。離婚?我帶著兩個孩子,得多難,就這樣唄,過一天是一天吧。”

我默然失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突然想起富蘭克林的一句話:有的人25歲就死了,但是到了75歲才埋葬。

02 學習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應追求的目標,它就像一顆最閃亮的智慧之星。

你身邊一定都有這樣的人。他們一生都在追求學習,與時俱進,讓自己的人生活出別樣的風采。

我的一位老師,他不斷研究學術,從鎮里的變成了市里的,最后又被市重點高中評為優秀講師。

退休后,他從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他學習釣魚技術,閑來便去周邊釣釣魚。每隔一段時間便和老伴去各個城市旅游觀光。后來又買了個單反相機,學習攝影技術,他說要將生活中的點滴美好保存下來,哪天走不動了和老伴一起慢慢欣賞。看著他朋友圈里一張張賞心悅目的照片,心里暖暖的。

近來他又開始學習書法,并已初步見效。他說:人生就像一張白紙,任由你涂抹。要想你的人生五彩斑斕,你就得不斷挑戰自己、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跟上潮流,不被淘汰,與社會相銜接。

這樣的人,即使已經年老,依然充滿活力,精神抖擻,內心豐滿而不焦慮。

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當你回憶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便是我們終身學習的目的。

03 終身學習不僅是個人目標,也是企業目標。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作為中國手機市場占有率最大的IPHONE,從上市就沒有停止過更新。不得不說IPHONE公司,不僅不斷更新技術,還研究透了人性,太了解大眾“胃口”了。

去年還是IPHONE 7今年立馬就變成IPHONE8,IPHONE X。無論是技術更新、系統更新還是外觀更新……,總能有一處打動你。讓你情不自禁也想掏錢換新手機。

看到如今火爆的IPHONE,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曾如此輝煌過的諾基亞。其火爆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統計,在2003年,諾基亞的經典機型1100在全球累計銷售2億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手機“一把手”,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被IPHONE迅速替代。最終只能灰溜溜地退出歷史的舞臺,何其可悲可嘆!

究其原因,諾基亞犯了兵家之大忌。當IPHONE 出現時,諾基亞不但沒有引起重視,反而很不屑。固步自封,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客戶市場需求。等意識到危機的時候,已經為時晚矣。

04 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離不開終身學習,不進則退。

鄧小平說:要解放思想,尊重知識,掌握新技術,要善于學習,更有善于創新。

無論哪朝哪代,如果不學習先進的知識和理念,墨守成規還自以為是,最終等待它的必將是滅亡。

以清朝的滅亡為例,清政府經歷了“康乾盛世”后逐漸衰落。 清政府獨裁專制,閉門造車,不與世界接軌,拒絕思想交流。自以為高大上的鎖國政策,當局者還沾沾自喜、沉迷其中。

當西方社會正如荼地發展著工業革命的時候。清政府還在做著天國的美夢,學著八股文。貪污腐敗,阿諛奉承充斥著整個官場。老百姓仍過著靠天吃飯的農耕生活。不知蒸汽機、火車等為何物。

如此落后的觀念,毀的不僅是清政府,還有我們的國家——整個中國。讓我們的科技發展落后于世界領先水平100年以上。多么觸目驚心,多么可怕!

終身學習、緊跟時代,是我們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國家都應該重視和慎重思考的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