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帶的這個班從一年級帶到了六年級。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一天天變化,進而進入青春期。到了六年級以后我才真真正正感受到了當班主任的不易。班上有個孩子叫豆,在學校極為溫和,和同學從沒發生過任何沖突。他在家的表現讓人無法理解。他不僅打罵媽媽也會經常打妹妹,一丁點兒的不如意就會打砸家里,動不動就要跳車跳樓……家長已經無計可施。我一開始和他談話他總是不說話,我就開始苦口婆心地勸他善待家人。可事實上也沒有任何成效。那天聶老師說:你首先要讓他覺得你和他是站在一起的,你的態度很重要?;貋硪院笪冶汩_始反思,我想我要想盡辦法和他好好溝通。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從他的隨手寫中找到話題的切入點。他說想在學校打籃球,他爸媽不同意,讓他周末去學高爾夫。我說:你爸媽為什么連這個都不同意?他說他們不可理喻。我說:是不是你和他們溝通出現了問題?他不語,我說:要不我們兩個想個辦法讓他們支持你的決定。他說不可能的。我教他怎么去和父母談,說出自己的幾點理由,然后商量看可不可以互相退一步,既能在學校打球也答應周末去練習高爾夫。第二天他很早就站在辦公室等我,告訴我辦法成功了,他高興的手舞足蹈。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進行了更深入的談話,他告訴我之所以會做出這樣舉動,是因為每次突然生氣的時候他就控制不住自己,其實打了媽媽以后他也后悔。我讓他每次生氣時握緊拳頭閉上眼睛心里數十個數,這樣就不會那么沖動了。他說不知道能不能做到。我說他可以先試試,然后我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他。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他完全沒有再出現這種狀況,家長每天和我聯系,告訴我他在家的情況。我也借機和家長交流,讓他們盡量尊重孩子的意愿,生活中不溺愛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應該擔當什么責任。
很感謝聶老師的指導,不僅僅解決了工作中最為棘手的問題,也讓我學會了理解別人的感受,學會用一種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問題,獲得一顆更加包容和理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