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創意思維導圖—用圖憶詩詞

春節前最后一堂兒童思維導圖公益課,原先準備的主題是繪本閱讀。但當我拿出高年級的課本時,發現孩子們對古詩詞的記憶更感興趣,因為人數不多,索性將課程改為思維導圖背古文,這樣一來反而更有針對性,公益課的目的不是灌輸,而是應該了解孩子們的需求與各自的特點,有的放矢讓孩子們多受益。

古詩詞最重要的是意境,用簡單的字句展現出的是一幅幅的畫卷,畫面感極強。且多以名詞動詞為主,加之小學低年級的古詩字數也都不會太多,所以讓孩子們將文字直接翻譯為圖像,便是記憶古詩詞的最佳方法。

拿到一首古詩詞,首先需要給孩子們講解一下注釋和譯文,使其對原文所繪有一個整體理解。推薦古詩文網,注釋和賞析都比較全面,搜索也較為方便。

其次,根據詩句、詞語,準備一些照片和說明,比如白鷺,西塞山,鱖魚,箬笠等。學一首詩,能把人文地理,動植物學科都涵蓋。這也是鍛煉孩子們聯想搜索的能力,積累后的關聯是未來人才重要技能之一。

兒童創意思維導圖-漁歌子

最后就是按照詩詞的邏輯順序,將照片轉換為自己的圖像語言。針對低年級的孩子一定要用照片,能有實物更好。因為此時繪圖,還不需要太多的技法輸入,關鍵是讓他們學會觀察和提取信息。在下筆前先仔細看一看,想一想所繪之物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用筆記錄下這一特點?

通常這個點就是觸發記憶的關鍵,要知道每個孩子的感知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一定要讓他們自己去尋找主動獲得比被動接受印象更為深刻

整首詩均繪制完成后,可以通過與別人的分享,加之有間隔的復習,所繪之圖和詩句定能牢牢留在腦海之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孩子們思維導圖,是為了讓他們學會使用這一工具,將其更好的運用到生活、學習中。若還是填鴨式的教,教一首背一首,孩子們的大腦很快就會陷入癱瘓,定是背一首忘一首,從而產生厭惡感,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但若從簡單的詩句入手,通過圖像語言,繪制更適合低年級孩子的全圖像思維導圖,看似會“浪費”一些時間,但卻能激發出孩子們的創意和學習熱情有效的記憶,定是能“節約”更多的時間,從而能讓孩子們去看更多的書,去做自己更感興趣的事情。

通常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能掌握要領,不太自信的則要多加鼓勵,小組學習則能提高更快,因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待練習熟練后,隨著年級的提高,逐漸加入關鍵字詞,通過邏輯架構進行歸納與總結,長篇古文的記憶定是不在話下。

當然所有的事情都一樣,重在積累與勤加練習。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愿孩子們都能愛上思維導圖,愛上學習,愛上古詩詞~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