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頁一 克服拖延
【R閱讀拆頁】
拖延是“內因”時間強盜最常見(多數人公認)的形式。對一些人而言,拖延很常見,“今天事明天做”;對另一些人而言,拖延猶如嘮叨的岳母,每周末都來卻不停止。
我們為什么要拖延?換句話說,我們為什么通常讓至關重要的事排在無關緊要的事之后?可能最普遍的原因是某項特定的重任讓人不愉快。一些人很討厭平衡收支以及安排充實的生活,例如:填寫每月清單、繳稅、結識新朋友、發言講話、答復郵件、倒垃圾、看牙醫、做鍛煉等。高效、成功、健康通常需要我們離開“安逸區”。對于不愉快的任務,我們通常會推遲。但是如果我們推遲它們,讓事件控制我們,我們的效率會降低,從而自尊心也降低。
避免這種降低趨勢的唯一途徑是控制我們生活中的事件,即便他們有些令人不愉快。
以下是一些克服拖延的建議:
-設立最后期限,這會帶來本沒有的緊迫感。
-先做最不愉快的事,這樣做你便會期待更舒適的任務并每日獲得成就感
-將任務游戲化,有效地將無味的任務變得有趣。
-設立獎勵,刺激你快速完成任務。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原文】
最近和父母分開住了,原本想著把家里的布局合理地擺弄一下,給孩子收拾好她的獨立空間,可這都快兩周了,工作日推周末,周末又推后,一直還沒有實質性的行動,只好不斷地用“孩子反正還不敢獨自入睡”來給自己找拖延的理由。類似的拖延行為在我身上時有發生,卻苦于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通常,我們在面對一件不那么容易做的事情,或做著做著遇到困難的事情時,會不自覺地推遲、回避、往后排。這會產生什么后果呢?會讓人變得消極懈怠,降低效率,拖延也會慢慢演化為“一塊心病”,進而自我懷疑“什么都做不好”。避免產生這些糟糕后果的有效方式就是破除拖延。
怎么破呢?這個拆頁給我們提供了“良藥”——干掉拖延的4個錦囊:
錦囊1:設個時限。給事情設一個截止日期,限時完成,這能幫助我們根據完成所需的時間來確定事情的優先級,有助于我們決定在何時花費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刺激我們去行動,戰勝拖延。
錦囊2:先難后易。每天先“啃”掉最硬的“骨頭”,最難的事情完成了,會很有成就感,剩下的事情變得輕松容易,心情也會放松很多。
錦囊3:游戲化任務。用游戲化的思維來做事情,比如可以參照設計游戲的四個特征來設計完成事情的方式。
1.目標:把最終的目標分解細化為若干個稍加努力就可以達成的小目標,逐個搞定。
2.規則:給自己制定幾個規則,變成儀式,養成習慣。
3.反饋:可以給自己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及時給點小獎勵作為反饋,比如吃個喜歡的小零食。
4.心態:告訴自己這是自愿去做的事情。
錦囊4:獎勵機制。設置一項獎勵來刺激自己去完成。
干掉拖延的4個錦囊適用于任何你產生拖延狀況的場景,也適用于你幫助他人克服拖延的場景,可以視自己或他人的情況、事情的難易進行靈活組合使用。
【作業】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請回想下,你在過去的一年里拖延著一直未做或拖延了很久后才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想學習瑜伽一直還未行動、領導交辦寫個方案到最后兩天才不得不弄。你當時是怎么做的呢?如果回到過去,采用4個錦囊中的某個或某幾個你又會怎么做呢?
堅持閱讀的習慣已經有兩年多了,陸陸續續也看了不少的書籍,專業類的如金融理財方面的書籍,心理學方法的書籍,還有一些歷史人物傳記和哲學類的書籍,比較的雜,但是一直處于只是讀的階段,有些書看過也就忘記了。
今年年初的時候給自己新的一年設立了一個目標,希望自己每個月能對之前看過的一本書進行歸納整理和總結,寫點讀書筆記。計劃雖好,但是確敗給了人性的弱點-拖延癥。今年年初疫情期間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那時候想想時間還很充裕,那就先玩會游戲看會兒劇吧,難得有這么悠長的假期不要太費腦了,休閑一下。時光如梭,一轉眼假期就過去了,然后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工作一忙,時間有限精力有限,還有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健身社交等等。就這樣閱讀整理這件事就被擱置在一邊,始終沒有行動。
是什么原因導致一直沒有去行動呢?我也對我過去的半年進行了總結和反思:
1. 沒有設置時間限制,雖然計劃是每個月完成一本書的整理歸納,但是沒有具體每個月什么時候完成,這樣就完全沒有緊迫感,然后一個月接著一個月就這么過去了。
2. 整理歸納書籍是件燒腦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想到是一件費力事情,為難情緒就升起,然后逃避,回到舒適區,就拖著了。
3. 沒有任何的獎懲措施,沒有激勵就沒有動力,沒有鞭策也就沒有動力。
怎么邁出這第一步呢?萬事開頭難,克服人性的弱點,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這個拆頁也給了我們一些妙計。
1. 設置一個deadline,讓自己能有一些緊迫感,因為不像工作任務有時間限制,對于閱讀的歸納整理知識點都是自愿自發的行為,如果沒有一個時間限制,那就可能無限的拖延,永遠就只是在想的過程,沒有行動。
2. 可以挑一本自己覺得最有挑戰的書去做歸納和整理,做深度的思考,進行知識的輸出,這樣啃下這塊硬骨頭,也給自己在后面的行動中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能讓自己更加輕松愉快的把這件事進行下去。
3. 把整個過程游戲化,把整個過程拆分成比較細的一個個小的單元,逐個擊破。每次完成一個小單元就給自己一個正向反饋,比如玩一會游戲(真實的游戲)放松一下。然后完成整本書的整理和歸納以后,可以和朋友們分享,也給自己一個正向的反饋和一些成就感。
4. 每完成一本書的歸納和整理,可以獎勵自己一本新書,也是新的一個目標。
通過這上述四個精囊妙計,可以讓自己有信心也有勇氣去邁出那艱難的一步,在自己以后遇到同樣的事情產生拖延癥時也能如法炮制。
【A2:我的應用(目標與行動)】在未來的一周或一個月內,針對你會拖延去做的事情,比如去健身房、給一個重要但不好應對的客戶制定一個方案,用4個錦囊來思考如何解決。
行動計劃方案
想要完成一件事情,明確的目標和詳細的行動步驟是必不可少的。
目標:每個月30日之前完成一本之前閱讀過書籍的歸納整理,書籍挑選從難到易選出12本書籍,歸納整理完的內容可以上傳簡書或者發讀書群和朋友們分享。
具體行動步驟:
1. 設置時限:每月的30日是每月書籍整理歸納的deadline。按照時間分成四周,每周完成相應章節的歸納整理以及自己的讀書筆記,每周日也設置相應的時間限制,檢查完成的進度并合理安排時間。
2. 挑選一本理財方面的專業書籍,而且是一本大部頭,增加歸納和整理的難度,一個是專業性方面一個是內容深度和長度都把難度調至hard模式。一旦攻破這個難關,對于后面的書籍來說是一個信心的巨大提升。
3. 任務的游戲化:把書籍的每一章看成是游戲的一個關卡,每完成一個關卡可以給自己適當的獎勵,比如看會劇玩會游戲,進行適當的放松休閑。最后可以把整個成果分享給朋友,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和分享知識的喜悅,也能收到更多正向的反饋,迭代自己的整理和歸納,以及內化知識能力。
4. 獎勵機制:每完成一本書的整理歸納,可以給自己獎勵一本新書或者一頓美食,讓自己能在精神和物質享受上都能得到滿足感,這樣也能激勵自己繼續去做這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