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縣小店鎮(zhèn)中心學校:杜志超
? ? 新教育是一個變革的夢想,一種成長的激情。旗幟鮮明地重申教育烏托邦、理想主義,強調激情與夢想,強調職業(yè)認同, 是新教育實驗最鮮明的一個特點。新教育注重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強調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通過“晨育、午讀、暮省”的兒童生活方式,讓學生擁有一顆博愛而敏感的心靈,重塑他們精神世界的藍圖。
? ? 個人感悟:新教育強調教育的理想主義及職業(yè)認同感,這是新教育鮮明的特點,也是在執(zhí)行過程中的難點,如何才能喚醒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從教育的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這是我們應該學習、探索的,或許,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吧。
一、新教育的理念: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 現(xiàn)行教育是唯分數(shù)論的教育,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新教育理念認為,教育應該是多元化的,是幸福的,每個人都應該從教育中獲得滿足感,獲得成就感;教育應該是完整的,教育完整性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成為他自己——一個完整的人。新教育主張要讓學校成為匯聚偉大事物的中心,讓學生在這里遇見美好、發(fā)現(xiàn)美好、成為美好。
? ? 個人感悟:美好的教育應該是幸福的,成功的教育應該是完整的——讓一個人成為完整的自我;追求成績的教育讓我們過份重視“智育”,而忽視了其余的四個方面,只注重知識的傳遞 ,忽略了生命的傳承。個人認為:小學階段的教育,應該把重心放在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人生價值觀的養(yǎng)成、學習技能的獲得上,如果真正掌握了這些,學生獲到知識也應該是水到渠成的。
二、新教育的理論基礎
? ? 新教育實驗的哲學基礎是發(fā)展論、行動論;新教育實驗的心理學基礎是狀態(tài)論、潛力論和個性論;新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是崇高論、和諧論。
? ? 1)新教育的哲學基礎之發(fā)展論:新教育主張以人的個體生命為本位,根據(jù)個人發(fā)展的需要確定教育的目標并實施教育。提倡“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旨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的人。
? ? 新教育的哲學基礎之行動論:新教育的價值取向就是“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 ,才有奇跡”,新教育實驗通過倡導教師撰寫教育日記、教育敘事、教學案例、教育案例、教學隨筆實現(xiàn)的。反思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自我覺醒,反思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主觀追求。
? ? 行動論的關鍵在于“堅持”,新教育實驗的過程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所以,在強調行動的同時,也特別強調堅持的意義。真正能夠做出成效的,真正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的,應該是那些堅持不懈的人。
? ? 2)新教育實驗倡導潛力論,認為每個人都是有潛力的,學校教育地培養(yǎng)學生能夠不斷地感受成功、體驗成功,從而能夠不斷地相信自我,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學校的成功不能再停留在一考定終身這樣的層面上,要倡導教育的新成功主義思想,讓學生從成功中得到激勵。
? ? 喚醒潛能、激發(fā)力量、促進教師和學生走向成功,這是新教育實驗的一個重要觀點。新教育認為:孩子和老師身上的潛力你怎么去挖都不會過分。只有自信,才能使教師和學生的潛能充分開發(fā),才華得到充分展示,從而獲得高峰體驗。
? ? 3)新教育實驗的倫理學基礎是崇高論,教育目的可以分成兩種,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新教育實驗認為,人的一生有許多比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東西,其中最關鍵是關乎一個人一生幸福的習慣、技能和生活方式。
? ? 個人感悟:新教育實驗是追求完美的教育實驗。新教育的潛力論、提倡用鼓勵的方式促進學生的進步,是己被證實有效的教育方式;新教育的行動論,契合了萬事成功的道理......,但要實現(xiàn)這一切并不容易,首先是教師要堅信,然后要在教育工作中堅持,在遇到“問題”學生、教育困難時的堅守,這需要教育氛圍的養(yǎng)成,每位教師都以新教育方式為要求,堅持新教育行動的實行,才有可能達到,新教育僅僅靠一位老師,鄉(xiāng)鎮(zhèn)內的某所學校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三、新教育實驗的精神追求
? ? 新教育要有執(zhí)著堅守的理想主義:認為執(zhí)著是一顆神奇的種子,堅守是一株頑強的野百合,理想主義是一片豐沛的土壤,當執(zhí)著堅守和理想主義拼合在一起,我們就可以看到妙不可言的教育的春天。
? ? 新教育要有深入現(xiàn)場的田野意識:新教育一定要走進課堂,新教育提倡的師生共寫隨筆,不是為了培養(yǎng)作家,而是培養(yǎng)認真生活、熱愛生活的人。每個新教育的參與者都要沉下心來,在現(xiàn)場、在課堂、在孩子的悲歡中,傾聽自己的內心,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培養(yǎng)自己的田野意識。
? ? 新教育共同生活的合作態(tài)度:在新教育共同體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新教育提倡的團隊,有組織機構,但沒有行政壓力;有激烈辯論,但沒有黨同伐異;有堅持己見,便沒有挖墻拆臺。只有在平等的、求真的、合作的團隊里,教師才能成長。
?? 新教育要有悲天憫人的公益情懷:新教育實行者要走向邊際的鄉(xiāng)村,那是最需要的地方,只有那里發(fā)生也好的變化,才能說中國的教育在向好的方向轉變。
? ? 個人感悟:新教育是高尚的,新教育參與者要想走向成功,要有一顆高尚而虔誠的心,新教育的最終實施者,還是一線課堂的一線教師。
? ? 總之,新教育提倡一種新的教育方式,進而通過這種教育方式去影響參與者的生活方式,新教育提倡潛力論,提倡教育要面向全體人,塑造一個完整的”人“,相信通過新教育的洗禮,每個學生都能夠成功。但同時也要知道,在接受新教育的過程中,剛開始的滿腔熱情固然重要,在教學工作中長期不斷的堅持下去,可是最難的,也只有堅持,才能讓新教育在這里生根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