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人間四月,春色正酣;歲至中年,已是深秋。以有涯歲月享無限春光,與三五友人同行,隨意隨性;浮生碌碌,偷得閑情片刻,偶有所得,喜不自禁,信手拾趣,以不負流年。
(一)樂趣一:隨意
上午,我正在忙忙碌碌,朋友相邀游春,問去嗎?——當然去!
下午一點,老友開車,一行五人,行動利索。此行的重點是游樅陽的白云巖,但是我們一路走走停停,眼底皆是春色,處處春景處處留人。既是游春,何處春天不相逢!
山,逼仄而來。車行山道,遠處的群山青眼相迎,身旁的山峰俯視著我們,一段段風景從眼前掠過,山邊的村莊、山腳的溪流,山坡上吃草的老牛,山坳處荷鋤的農人,無一不是景,無一不入景。
綠,奔涌而來。極目之處,層層疊疊的綠,深深淺淺的綠,爭著擠著歡笑著涌動著,在四月的陽光下競顏。野草的嫩綠,修竹的蒼綠,相映成趣;楊柳綠得柔和,松柏綠得深沉,而那坡上、山坳處一小塊一小塊的油菜,黃花開盡,換上綠衣,那綠是飽和的,和山巒補綴在一起,給山增添了幾分俏皮。
無邊的草,無際的樹。這么多的綠簇擁在一起,天庭打翻了綠汁,星星點點的綠,成片成塊的綠,深淺不一,光澤各異;綠得隨意、綠得奔放,綠得悅目,綠得和諧,就像一幅潑墨大寫意。——只有春天才敢這樣任性,只有大地才有如此氣魄!
浸染在這無垠的綠色里,感覺自己也生機勃然了。
(二)樂趣二:隨境
白云巖坐落在白梅鄉,它還沒有開發成景區,所以有一種原始質樸的美。步行至山腳,它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刀削斧鑿般的峭壁上,草樹雜生,懸垂而下,挨挨擠擠,各自展示生命的美麗與韌性。一簇簇映山紅,這兒那兒點綴著,俯瞰著壁底,其下流水潺潺,雪白的浪花在巖石間跳躍、歡騰,一路奔跑。好一幅色調濃郁的油畫!
仰望白云巖,它有三座主峰和許多山嶺,連綿而呈弧形,環抱一潭寒水。山擁水而立,水依山而眠,那水清、碧,在微風里在陽光下,似一匹綠錦緞輕盈舒展、熠熠生輝;那山險、峻,矗立在藍天碧水之間,任清風嬉戲,與白云纏綿,天空中老鷹在盤旋,山谷間溪流在歡唱。
山水能滌蕩人的心靈。身入此境,心隨境轉,悠悠然浮躁之氣頓失。一路百鳥相伴,啁啾婉轉,悅耳悅心;陽光和煦,柔風拂面,空氣里氤氳著茶樹的清香,峭壁上水珠滴落,在空寂中如珠落玉盤。行至此處,不由得駐足靜聽,鳥鳴、水聲,蜜蜂在花叢中哼唱,風在林木間低吟。
白云巖并非名山,沒有名人留下的石刻或題詞。它像一位秀美的村姑,不加修飾,天真自然;它又像一位隱士,閱盡繁華,歸于平淡。正所謂,“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三)樂趣三:隨性
我們上山時,幾個采野茶的當地人正好下山,問我們從哪里來,老楊胡謅道,我們是合肥來考察的。看他一本正經的樣子,我們幾個忍俊不禁,也不知道那幾個農人相信了沒有。
那天,白云巖是我們五個人的白云巖,我們像淘氣的孩子在它的懷抱里撒野。山不算太高,但是時而突兀,時而陡峭,我們手腳并用,大汗淋漓,可是興致極高。老楊是這次行動的隊長,老鄭拿著鏟子在前,他在荊棘叢中開路,突然爆出一嗓子,“大王叫我來巡山啰!”,大家笑得不行,于是我們戲稱老楊是大王。上山,并沒覺得很累,可能是氣氛太好,大家率性而為,好像脫下了平時的面具。
下山,為了滿足大家探險的欲望,我們沒有沿原路返回,而是從“老虎嘴”折而向下。往下行,樹木森森,青藤纏繞,灌木叢生,荊棘遍地;厚厚的落葉一腳踏下,很可能掉下洞穴,石上的青苔,稍不留神就讓你摔倒。其實,根本沒有路,我們在一點點的向前探索,至于能不能下山,大家心里忐忑。老鄭和老楊在前,一邊探路一邊接應后面的人,一路跌跌撞撞,險象環生。
越往下,山勢愈加陡峭,林木愈加茂密,行動愈加艱難。我的腿已經發軟,心里想,不怕路難走,就怕此路不通。如果走到下面,才發現被懸崖和潭水堵住了出路,那就只有返回,而此時我們都已精疲力竭,再無力氣攀爬了。
我們湮沒在林木荊棘中,首尾不能相顧,惟有聲氣相通。前面的老鄭不時通報探路的情況,他的語氣時而輕松時而緊張,一會兒喊,停!可能沒有路了。一會兒又招呼我們繼續前進。到底有沒有出路?大家的心里都沒底,緊張而刺激,未知的結局在等待著我們。
終于快到山底,我們發現進入了絕地。果然,懸崖峭壁下是潭水,老鄭也沮喪了,他讓我們原地等待,自己再去探探。我們懷著渺茫的希望,望著夕陽在下沉,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們的心也在下沉。忽然,老鄭在遠處一聲驚呼,我們這四顆心從下沉中反彈,一下子蹦出了嗓子眼。遇到危險了?還是最后的希望破滅了?
我找到出路啦!我找到出路啦!——激動的回音在山坳里回旋。
走出白云巖,有驚無險。抬頭看,晚霞滿天。
(四)樂趣四:隨喜
行程之前,我們帶上鏟子和袋子,準備挖一些野生桂竹筍,踏春而不嘗春,未免美中不足。我們在途中的一處山坡停下,一叢叢桂竹長得茂盛。可是,那竹筍還未露頭,也許是背陰的緣故。我們并不感覺失望,大自然的饋贈,得之一喜,不得亦喜。東瞅瞅,西望望,眼里盡是新奇的植物。就在我們離開時,老鄭蹲下身子,從一個樹樁上小心的掰下兩塊奇怪的東西。有人說,這是野生靈芝。我們都圍上去,人工的靈芝不是稀罕物,但這野生的就珍貴了。這靈芝不算大,大的那塊有一斤,小的有三兩。老鄭懂中草藥,說這靈芝已經十幾年了。我們都嘖嘖稱奇,沒想到這么不起眼的地方,竟然遇到靈芝。傳說中,靈芝是起死回生的仙草,白娘子救許仙從仙山盜的就是靈芝。
山野之處,野生茶樹隨處可見,但都零星分散。這種野茶清香異常,回味悠久,采摘量很少,市場上難得買到真正的野茶。我們不時的采摘,看著臥在手心里的嫩芽,自有一種喜悅。但是,我們在白云巖,卻看到了大片的野茶,一層層,一排排,與雜草爭生存之土,與灌木奪雨露精華,崖壁、巖縫、山坡、溝壑,其生命力頑強令人驚嘆。遒勁的枝干,綠油油的葉子,小小的葉芽,我們不時的采摘,尤其是愛茶的小劉,驚喜異常,一路攀登一路采茶,全然不顧眼前的美景、腳下的艱辛。
別處,映山紅已經凋謝。而在白云巖,一叢叢映山紅點綴在萬綠叢中,煞是奪目。及至近前,才發現花已衰敗,徒留殘紅,錯過花期,心中少許遺憾。花如少女,嬌嫩得很,也短暫得很。誰承想,在山頂的轉角,我們看見一大叢鮮艷的映山紅盛開,竟然有桃紅、粉紅兩色,驚喜之余,我采了一大束。回家插在花瓶里,用清水養著,茂盛的張揚的開著,像一片紅云飄落在我的案頭——春駐!春駐!
白云巖,明年春天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