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中午飯,冬日暖陽。我對張廠說:“這么好的天氣,去太湖邊走走。”張廠說:“好久沒去西山了,我們去西山,看看新太湖大橋。”
張廠開車帶我出發了,一會兒就到了太湖邊。湖邊蘆葦已經泛黃了,蘆花在湖風吹拂下輕輕搖曳,湖水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望著眼前的景色,不由得我心曠神怡!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車兒啊,你慢些開,我要把這太湖美看個夠。車子慢慢前行,我搖下車窗,看到窗外流蕩過去的風景,感受被風攜帶而來的氣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太湖大橋看到了,雙向四車道的新大橋,顯得寬廣雄偉。記得我剛參加工作不久,我捐獻了20元造大橋,造好了大橋每次去西山過大橋都收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太湖大橋1號橋
太湖大橋2號橋
太湖大橋3號橋
三座太湖大橋霸氣跨越大湖,從此拉近了西山人民與蘇州城區的距離,為西山的經濟發展有了質的飛躍。
太湖三萬六千傾
點點漁船波光粼
湖天一色浩渺間
泛舟一葉穿帆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古代多少詩人,用太湖三萬六千頃,形容太湖的浩瀚。我陶醉在太湖邊,不由我流連忘返!
下面是我北京同學李春榮微信留言:
太湖美,美得分不清東南西北。湖面如鏡,水天一色,靜美如斯。向湖心島嶼延伸的平直簡樸的水泥大橋,靜得仿佛聽得見鳥雀飛過的聲音。湖畔灘涂上遠近呈現的景物默默訴說冬日的故事:靜止矗立的風車,高大雄壯,像堅強挺立的戰士,遠比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筆下主人公堂吉柯德遇到的老爺風車要威武結實得多。略顯枯黃的密密的細長雜草,待開春后一經春風化雨,立即抽出鵝黃的嫩芽,繼而綠出一個錦繡江南。一條水溝樣的小河,隱在茫茫草叢里,猶如含羞的村姑,不大愿意見人。倒簽楊柳婀娜多姿,有一些清清澀澀的嫵媚,召喚著遠方的客人。身邊最搶眼的是墨綠的低矮茶樹,葉子厚實舒展,詠唱著冬季里一曲生命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