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18歲
高中畢業初上大學,喜歡看求職節目,喜歡看你職場達人對職者的各種建議,喜歡,其實更多的還是因為覺得畢業還久,看職場節目也許可以學習經驗,也許可以了解社會,也許這才是當是所以為一種正確心靈慰籍。
觀看節目的過程中我是輕松的,那怕偶有一句感觸心靈的話語,也不太會痛徹心扉,心里還是覺得這些一切離我還有時間的距離吧!我相信自我的不同,我相信我優與別人,我相信我以后自己會越來越好。
帶著這樣簡單的認知,這時青蔥歲月,自我本質的倨傲不遜一直滿在心頭,引領我、指導我、占據我,“我是最好的,”讓我自信滿滿。在人生最容易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時期,我選擇了摒棄一些自以為是的吵雜,靈魂的追求高于一切。
高中,三年彈指一揮間
越成長一天,越成長一個月,越成長一年,就越以為自己越懂江湖,就越把自己搞得越表面成熟。從來都沒有相信,要讀書,讀好書,讀書可以讓自己生活變得更好。從來沒有理解,我又不去科研我為什么去證明一道本來就有正確答案的數學題;從來都沒有明白,元素是什么,學化學有用嗎;從來都沒有知道,經度緯度,季風降雨關我什么事;從來都沒有,或許是從來沒有直面這些問題,從來都相信,以后會更好,但真的好嗎,現在好嗎?只是自己不愿提起而已,只是我們不知道怎樣評判當下的好該如何是好罷了!
隨著這條路徑,我們都以為相應得到了最大的收獲,在歷經高考門檻,有些是我們必須選擇了,大學、就業、復讀等等。而這個時候大多數人確膽小了,我也不例外,我們感嘆歲月蹉跎,路途總是快馬加鞭。雖然這樣,依然我們內心故作堅強的坦然常掛與臉,沒有目標的人其實才是最怕掉隊的,我們盲目的跟風,即使有些成績很差但依然選擇了一個大學,但也有些投身了社會,復讀確寥寥無幾。依稀的記得當時有一句話是這樣流行的“今天就高考了,除了祝考生們考試順利,還要告訴各位莘莘學子,四年后你們會明白。你們今天所有的努力,并沒有什么卵用。改變你們命運的不是知識文化,主要是爹媽 ,長相 ,酒量,膽量,還有你們村是不是要拆遷,真的。高考,重在參與”秉著對這樣的調侃,對未來的想太好,我們在路上。
就這樣,高中,三年環境的熏陶,氛圍強制性的知識灌輸,成績也就可想而知。到了選擇的時候,我也像大多數人一樣先找一個大學上吧,不論怎樣,不要掉隊,長點年齡再說吧。沒有職業規劃,沒有明天要求,有的只是依然相信未來很美好,未來我們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
人生的一個抉擇,高考后
也就胡亂的選擇了一個專業,想著家里人有在建筑行業工作的,然后我也就相應得到了一些建議。他們告訴我,建筑行業還是可以,男孩子的話就要先學技術然后再做管理,但學技術的話,畢業以后進工地就很辛苦。但當時我也沒有多想,或許也不愿意去想,對本來就沒有規劃的人,有一條出路內心基本很快就會接受。因為不明白,所以很坦然,坦然到當我們做一個抉擇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的放大成功的那個點,而忽略了所謂的過程艱辛,這時我們會告訴自己,什么行業,哪有不辛苦的呀。那就學建筑吧,于是我又開啟了一個新的起點,覺得自己又滿血復活,畢業還早著呢。
大學里,一個新的環境,大家彼此都很坦然,很快也就融入其中了
校園的生活的豐富多彩,有各種各樣的社團,興趣愛好等等,最開始我們都挺積極的,為了社團,興趣愛好而豐富課余,慢慢的有些人三分鐘的激情,有些人三個月的激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都把這些當成了一種游戲,堅持下來的也是“位置”上跟著走罷了,還好人都有新鮮感的,每屆都有新的成員補充,社團正常運行。每年,新生一來圍著社團爭先恐后,參加競選面紅耳赤,這時我們老屆同學一起嘴里總會調侃的說“看他們多積極呀,其實我們以前也都挺單純的。”然而我們總是已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覺得這些把戲太幼稚,這些與以后的工作并無太大用,畢業簡歷我們可以通過ps造假獎狀,社會活動我們可以以假亂真等等。終于,我們整天無所事事,寢室打游戲,看電視,點外賣慢慢的成為我們的日常。
很快我們的大學時光就接近了尾聲,突然發現原來找工作一下離我這么近,好像一切都沒有來得及準備。但還好,我們有一腔熱血,終于覺得該工作了,找到工作的話我一定努力工作,多攢錢,過我想過的生活。
14年初入職場,帶著一份忐忑,一份剛出社會的謙虛
從大學的土木坑,很快我也相應的進入了工地。前三個月實習沒有工資,而后兩個月每月五百都足以讓我感動萬分。每天入住項目部板房,沒有假期,沒有補助,沒有過節。有的只是每早起來與藍天的擁抱,辦公室沒完沒了的CAD繪圖,現場沒完沒了的混凝土凝固后的一次又一次的放線定位。晚上吵雜與塔吊的轟鳴,空壓機來回反復的做工,伴隨著室友的鼾聲、香煙、腳汗分子的彌漫。機械無疲,人確滿滿睡意。
就這樣持續著,項目管吃住的生活,每月有小五百覺得生活一下也就多了趣味。偶爾也就想起大學時光燦爛的模樣,閑暇自娛也和同事一起去看看電影,跑去旁邊的大學欣賞一下漂亮妹子,路邊的燒烤攤喝著煮啤酒也成了同事常相聚的一種方式了。
然而好景并不長,甲方進度款項的拖欠,相應我也成了炮灰,企業是不留閑人的,項目也是如此,不論你的工資是低還是高。可能裁員才是對雙方彼此最為公平的解決吧,大家彼此不耽誤,你有你的一腔熱血,企業有企業的發展路程,前景規劃。彼此,各自安好!
就這樣,我又開始重新找工作,重新呆項目,確發現工地都是如此,一個項目的完工,意味著下一個項目的奔波,項目總是沒完沒了的趕工期,領導總是沒完沒了的重復著同一句話“年輕人多鍛煉,辛苦一下沒有關系,該有的都會有,”確終不提加班工資,為了工作,我們總是被迫無奈接受著高強度,低薪酬的這一現狀。
終于輾轉反側幾個工地,一晃就是兩三年,確猛然發現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初衷到底是什么呢?
時常一個人的時候,我會捫心自問,到底我想要的是什么生活呢。于是我開始瀏覽各大求職網站,搜索2017最賺錢的職業,整天憂心忡忡,真的不知道未來該如何是好。我發現除了建筑,在工地可以懂一些外,我別無他法,沒有技能,沒有特長,該如何是好?
但我依然在建筑公司上班,天天呆工地,溫飽能過,也常迷茫,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不知道這個工程完了,是否意味著換下一家單位。其實好多時候,我不敢去想,有時候就自我調侃,真的下一份工作我怎么也不干建筑了。
現在,閑暇之娛,我也看看書,多學習,盡量把目標清醒一點,每天堅持鍛煉,抽空寫作,給自己務實的目標,一點點的去努力,生活不要得過且過,努力追趕腳步,努力彌補前期渾渾噩噩,努力只是為了生活像那么回事。誰的青春又沒有過一杯苦味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