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亦來云的維權事件鬧得人盡皆知。
在亦來云的維權白皮書(沒錯,史上第一個維權白皮書,維權者首創維權白皮書)中,許多人都說當初是沖著“陳榕”、“韓峰”這兩位清華大學的高材生而選擇投資亦來云的。
陳榕:亦來云創始人,亦來云基金會理事長,198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1987年在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取得碩士學位。
2004年1月《程序員雜志》將陳榕列入“影響中國軟件開發的20人”第一位。足以可見他在行業內的地位。
他先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了七年操作系統,隨后又在微軟總部8年參與了Windows操作系統底層模塊的開發,回國后一心做操作系統,在清華企業家協會,陳榕是大家公認的大師兄,深受清華學弟學妹尊重。
但是,這個領域,除了之前騙取國家補貼的事件外,我國的操作系統研究還一直處在研究階段,一些小型電子設備的研究比較成熟,但是說要超過windows和linux,恐怕非常困難。
陳榕回國18年,開發了18年的操作系統,但是從來沒有進入主流市場地位。一開始是數控機床的操作系統,后來又開始手機版的操作系統,他開發手機版時,比Android和IOS要早,但是依然被這兩個系統淘汰出局。
18年的時間里,陳榕得到很多人的資質,清華大學的基金、同窗朋友的資金,國家的資金。其中最大的是富士康。其他在上海的公司,上海科泰華捷科技有限公司,其時就是富士康的,他只是法人和董事長,一分股份都沒有。
換句話說,即使陳榕開始成功了中國的操作系統,其版權也是富士康的,而富士康是家臺灣公司。這就感覺非常滑稽。在白皮書和其他場合,他總是說富士康為他提供了超過2億元的資金。但是依然沒有任何的匯報。
相比陳榕,韓峰的履歷更震撼!
韓峰,清華大學量子物理博士生;亦來云(Elastos)項目天使投資人及聯合創始人;亦來云基金會理事成員;比特幣基金會終生成員;曾任清華大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網絡(大數據)的創新人才評價和選拔”項目負責人;美國甲骨文教育基金會中國合伙人;亞洲區塊鏈DACA協會秘書長。《區塊鏈:量子財富觀》一書的作者。
除了陳榕、韓鋒,還有徐繼哲等聯合創始人,比特大陸創始人兼CEO吳忌寒、NEO創始人達鴻飛、清華大學iCenter教授顧學雍,亦來云基金會總工程師蘇翼鵬,天使投資人胡洪杰,元寶網CEO郭小川等,都是某個領域內耳熟能詳、地位崇高的人,由此可見亦來云的創始團隊堪稱重量兼豪華級。
很多投資者都是看到這樣的豪華陣容團隊才決定投資的 ,畢竟區塊鏈項目,早期要看的,就是團隊,也就是投人。
但是,其實除了當初的白皮書描繪得太過宏偉這一為人所詬病,亦來云在很多場合都表現出了盲目的自大和自負。比如,當時轟動一時的韓峰言論:“EOS是2.0+幣工廠,亦來云是3.0+鏈工廠。只有鏈的DAPP是偽命題,亦來云是未來區塊鏈3.0。”
韓峰對大熱的IPFS、Blockstack,包括宣稱要開發一個點到點的通訊網絡的telegram都不太看得上眼。反而一直堅信亦來云能夠顛覆現在越來越中心化的互聯網,顛覆門戶,顛覆BAT。這樣的愿景是屌絲們、韭菜們最愛聽的。
這樣的愿景是很宏大,但是也不乏嘲笑聲。
“早他媽知道亦來云不靠譜了。”當初嘲笑亦來云的人現在笑得更歡了。
“清華的人不騙則已,一騙驚人!”網友如是說。
(陳榕擔任法人的上海科泰,也是金光閃閃)
在“維權白皮書”中,撰寫者列舉對亦來云項目方的“八大聲討”,引用如下:
再看另一個從清華走出來的,火牛視頻CEO景風。
景風,寓意祥和之風。在火牛被曝光之前,景風確實過得滋潤祥和。
這是之前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的一張景風照片。
當然,現在廣為流傳的應該是這張:
景風,蛙趣CEO;16歲保送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天才少年),24歲獲人工智能專業博士學位,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教授;發表過50余篇國際論文,他引4300+次。
這是一份異常光鮮的履歷。
這位清華博士7月創辦的火牛視頻,近期引起巨大爭議。
清華畢業的天才少年,借助區塊鏈技術的外衣,借助類抖音的視頻,以高分紅、拉人頭返現的方式構造一個新的“龐氏騙局”。據測算,火牛上的資金盤已經達到8.69億元,而這僅僅用了2個月。如今,大量投資者開始組成維權群開始四處維權。
清華大學的貼吧已經淪陷。
當然,火牛視頻如果沒有土豆網前CEO王維的助陣,沒有清華大學景風的6位同學當項目顧問,大多數吃瓜觀眾是不會上當受騙的!
畢竟,在中國老百姓眼里,“清華”是個金字招牌,清華學子應該都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人中龍鳳,這個神圣的地方是出人才、出精英、出棟梁,甚至出改變中國社會的人的地方。
然而,事實證明,普通人是玩不過清華大學培養的高材生的!
在知乎上有一個熱門提問:清華是不是專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最高票的回答是:精不精致不知道,高智商的利己主義者無疑了,這年頭,就怕騙子有文化。
一語成讖!
這些人都是習慣性的成功者,他們通過層層過關的選拔制度,從未遇到挫折——所以他們特別害怕失敗。進入大學,他們的思想經常走極端,做事成功了就認為自己無比了不起,一旦失敗就認為自己簡直一無是處。
他們從小就是取悅老師和家長的高手。所以,做起營銷來,誰還會是對手?別人對他們有什么期待,他們就做什么,而且一定能做好。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名校,在各式各樣極其有錢的、極其有才的、智商極高的人的對比下,想要出人頭地和對金錢的渴望更是擋都擋不住。
因為他們最受不了別人說:“還清華的呢,有什么用!”所以,無所不用其極,在他們身上發生,一點都不奇怪!
但是,回過頭來想想,當再出來一個清大精英的創業項目,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創業者項目同時擺在你面前時,相信我,你依然會選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