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我們的征途是星帆大海,又怎會耽于安逸而止步不前。
然而“惰性”總會不經意間露出它的魔爪,使命的拽著你,使你安于現狀。更可怕的是“習慣”了。習慣了安逸的生活模式又怎會遽然然之間改變現狀,一心追求詩和遠方呢?
“做”!就對了。只有不停的向目標做一步步的積累,就會獲得成就感。這種喜悅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同,能增進自我榮譽感,相信自己的能力。這種層次的喜悅,遠遠勝過物質上的喜悅!
商鞅變法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通過變法使秦國國富民強,奠定了統(tǒng)一六國的基礎。然商鞅初為魏相公叔座下臣,魏相公臨死前對國軍說過,商鞅有奇才,用之,國則興、不用,請殺之。勿使留逃外國。國君并未將此放在心上。商鞅眼見才華得不到施展,才跑去了秦國。平臺很重要,就商鞅而言,能遇到雄才大略又求賢若渴的國君就是最好的平臺!
英國廣播BBC大家都不陌生,對于我們來說它是一個英語資源豐富的網站。但是,當初成立BBC之后,BBC為了塑造“權威”形象,并不接地氣,造成了民眾的疏遠。更在二戰(zhàn)爆發(fā)后沒有意識到先機,還是照舊播一些音樂。以至于人們說:“我寧愿聽德國的槍聲也不愿意聽風琴曲”。BBC果斷地改變主張,全面跟進的德軍進展。以至于人們說英國上空飄著兩個聲音:一個是BBC,一個是從BBC里傳來的丘吉爾的聲音。
這便是“自我迭代”。與其等別人來革你的命,不如自我迭代,先下手為強。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變,才是常態(tài)!
小結一下,我們要想成功,行動遠勝人言,平臺遠勝努力,還要自我迭代,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