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頁十二 最小化可行產品《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83 頁
【R閱讀原文片段】
“精益創業”(Lean Startup)是當前互聯網創業最流行的方法之一。“精益創業”中有個關鍵概念叫 “最小化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資源、被最快制作出來的、可執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戶使用的試驗性產品,創業者應該盡快把最小化可行產品發布出去,然后根據用戶使用它的反饋來進行優化,這一過程稱為“構建—測量—學習”(Build-Measure-Learn)的循環。如果不構建最小化可行產品來做試驗,就無法在現實中被測量,更無法基于反饋來學習,而只能是游離在市場之外,閉門造車,最后很可能一步步偏離航向,直至走進不可逆的失敗的深淵。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在個人的學習成長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引入“最小化可行產品”的概念,通過“構建—測量—學習”的循環,不斷培育和提高自己的才能、聲譽、影響力和成就感。
當我們要學習某項技能的時候,首先,要構建完成一個“最小化可行產品”,比如一份總結報告、一篇文章、一幅畫、演奏一首曲子等。然后,將這件產品發布到公開的平臺或者提交給自己的導師、教練,獲得市場和導師的反饋。最后,根據獲得的反饋,有針對性的學習,并不斷提高難度,生產下一件“最小化可行產品”。通過這一過程的不斷循環,精進自己的技能。
【A1過去的相關經驗】
年初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國畫精品課的學習,課程結束后,我堅持根據所學的技能不斷練習(起因)。上周(時間),我完成了7幅不同內容的國畫(最小化可行產品),并將圖片發給了我國畫課的老師,還在朋友圈售賣(發布產品)(經過)。老師對我的畫做了點評和指導,在朋友圈也獲得很多朋友的稱贊,并成功出售6幅畫(結果)。
反思:我在學國畫的過程中,堅持完成完整的作品,并把產品發布出去,不僅通過老師的點評查找了差距,提高了技能;還通過市場的反饋,了解到我的作品是能被大眾所接受的,獲得了成就感。這種“構建—測量—學習”的循環十分利于我精進自己的繪畫技能。
【A2將來如何應用】
目標:在4月22日(時限),順利從RIA訓練營畢業
行動:
1、4月18日——4月19日,寫完第11-15拆頁(構建)并發布到簡書平臺。
2、4月19日——4月20日,通過教練與其他學員對我所寫拆頁的點評、反饋,了解自己對RIA便簽學習法的掌握情況(測量)。
3、4月21日——4月22日,根據獲得的反饋,有針對性的加強對RIA的學習和理解,對未通過的拆頁做出修改,直到達到通過所有拆頁作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