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借用一句宋詞來表達讀書的第一種境界—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古人讀書治學講究 “厚積薄發”,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
我真的沒有謙虛
你應該看過很多的書吧,能不能給我推薦幾本。
首先還是想對曾經問過我這個問題的人再說一聲對不起,我真的沒有謙虛。
每到這時候,我我我...其實都特別尷尬,好想說一大堆,但卻一個字也說不出口,每次總會尷尬地說聲,要不你去找找度娘,應該有你要的答案。
因為我是個特別不愛看書的人,薄一點的看過些,遇到厚厚的那種,光是看一眼感覺頭就疼。別提我有多羨慕那些能看很多書或者電子書的人,一篇接一篇的,我什么時候能做到呢,手動攤手。
之前在一個讀書群里,清楚地記得自己只發了兩次讀書筆記。
我不該給自己找理由
雖然至今不明白那天晚上胡老師為什么一個猝不及防就拉我入坑了,但真的很感謝他及時拉了我一把。
是的,我不該給自己找理由的,什么忙不過來,什么不愿被強迫,現在看來,都是在為拖延癥找借口而已。
如果沒有繼續開始,我可能今天還是只有寥寥幾篇的讀書筆記,可能直到畢業也不會知道什么時候能夠讀完我認為要花很久才能讀完的這本書,到時候肯定看著別人讀完了一本又一本的書,自己卻在哀聲嘆氣,說著要是當時沒有停下來就好了的話。
首先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開始,說實話,這本書看到第一章的時候就覺得枯燥乏味,好不無聊。
但是,誰讓我沒有錢呢,而且又是大牛辛辛苦苦挑選出來的書單,這么好的條件,還不好好珍惜。
但是,注意這里有第二個但是!
確確實實有幫助的,我不敢說有多大,但絕對不會是零。如果你也好奇不妨看下去。
不過,這次你也想讓我推薦些書,那就看看大牛整理的 閱讀習慣培養推薦書單
吧,看了絕對不會后悔。
本書總共二十一章,我是每天看一章,中間有七章暫時沒看,讀完共用時十四天。
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
所謂“閱讀的人”是說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仍然習慣與于從書寫文字中汲取大量的資訊,以增進對世界了解的人,就和過去的歷史上每一個深有教養,智慧的人別無二致。
閱讀和學習一樣通常分為兩種類型
-
經由指導的的閱讀
這是一種被動的態度,可能會造成一些謬誤,因此也可以叫輔助型的自我發現式學習。就像活生生的老師教我們學習:我們不懂的東西會去問老師,他會回答我們的問題,節省了自己的思考時間。
我在學校讀了十幾年的書,卻從來沒有思考過究竟喲啊如何閱讀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不在學校里出現的書。
-
自我發現式閱讀
這是一種主動的態度,這時,我們會自己去思考,運用自己的感覺和想象力。就像一個缺席的老師,把自己不懂的東西提出來,書本不會自己說話, 所以我們就會問自己,經過一番思考后會自己回答。
自己感覺到的明顯的好處是 — 之前想寫東西,有思考一個問題,靈感由哪里來?萬一哪些寫不出來怎么辦?慢慢實踐發現源源不斷的獲得靈感的方式之一就是多讀書,從書里找一些東西去思考,然后將自己的想法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
閱讀分四個層次
看完這章后我仔細想了下,自己不喜歡讀書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一直不會讀書,毫無章法的翻閱增加了讀書的難度,沒有及時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以至于慢慢就不喜歡了。
基礎閱讀
這是我們小學階段就應該有的能力,目的就是擺脫文盲,認字,學到基本的藝術,學會一些基本的閱讀技巧。檢視閱讀
這個層次的目的就是要明確我們所讀的書的類別是什么,小說,歷史,還是散文。也強調了要在一定時間內抓出一類書的焦點。比如一小時讀一本還是一章。分析閱讀
也叫優質的閱讀,要求要通過專注的閱讀提出很多問題。主題閱讀
到這個層次后也就學會了最主動地閱讀,也是最有收獲的。
這四個層次是依次遞進,包含的。也就是說主題閱讀包括了前面所有的層次,甚至超過了所有的層次。
說兩個簡單的例子。
打開書,從第一頁開始讀,甚至不看目錄,翻了不到一章我就放棄了。
這是因為在需要粗淺翻閱的時候我卻拿出了仔細閱讀理解一本書的精力,完全沒有思考自己想要獲得哪些指示,從而加重了閱讀的困難。
若是只想獲得一些資訊娛樂的時候,我完全可以停留在第二個層次上。
基礎閱讀 ,恭喜你已通關
美國實行的是全民教育,最少要做到全國沒有文盲。即使多年來,許多父母及其自命專家的教育者都在抨擊控訴著教育系統。
閱讀的不同階段
從出生到六七歲的時候
也就是視力、聽力、認知能力、口齒清晰的時候初中的時候
開始要讀一些簡單的讀物,看會看圖識字,明白一些簡單符號的意義。高中一年級
這時需要有快速建立起詞匯的能力,“揭發”一些不熟悉的字眼,要有好奇心,從而擴大自己的視野。青少年應該達到的階段
精煉與增進前面所學的技巧,比如看同一主題不同書籍的時候,要會比較不同作者的觀點,這也是終其一生應該有的學習的能力。但由于家庭環境、經濟條件、個人問題等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人都沒有達到這個目標。
機會是一個社會能提供給人民最有價值的服務
大學的文憑應該代表著一般大學畢業生的閱讀水平,包括閱讀任意資料和做個人研究的能力。
檢視閱讀,你還在漂泊嗎
檢視閱讀標志著真正進入了閱讀的層次。
在閱讀一位作者的作品時要相當順手,用不著停下來檢查許多生字,也不會被文法或文章阻礙住。
-
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
讀之前會遇到的問題:
自己究竟想不想讀這本書? 這本書是否值得做分析閱讀?
我們想要發掘所有的東西,但時間卻有限
我們該做的就是要略讀(粗讀)
-
粗淺的閱讀
每個人應該都有過這樣一種情況——對一本難讀的書抱著高度的期望,以為它能啟發我們,結果卻只是在徒勞無益的掙扎而已,很自然,我們會下一個結論——一開始想讀這本書就是一個錯誤,但這并不是錯誤,而只是打從開始就對閱讀一本難讀的書期望過高。
所以作者建議的是只注意我們能理解的部分,不要為一些沒法立即了解的東西而停頓。不容易被分神,阻撓或者泄氣。
讓我想到了做英語閱讀,每一篇都會有很多不認識的單詞,以前總會停下來去查單詞的意思,安慰自己可以多認識一些單詞,但后來發現其實單詞僅僅靠查了一次不去反復記,對自己來說還是不認識,而且如果閱讀的時候有些單詞沒有去查對做閱讀影響也并不是那么大,慢慢地也可以提高猜詞的能力。
閱讀的速度
大多數人應該都有能力比他們現在在讀的速度還要更快一點。
要根據實際情況定自己的速度,檢視閱讀就是一種訓練有素的快速閱讀。理解能力
增進了閱讀的速度后,省時間,增加理解能力。
專心致志也是閱讀的另一種稱呼
檢視閱讀的金科玉律——不要企圖了解每一個字句。
略讀推薦的方法
- 先看書名頁,有序先看序。速度盡可能快,特別要注意副標題。
- 研究目錄頁,就像旅行前要看一下地圖一樣。現象—目前一般人已經不再喜歡像以前那樣閱讀目錄綱要了,出版商也覺得越少揭露綱要,對讀者更有吸引力,會增加一些神秘感。
- 注意看索引,以便于快速評估書涵蓋的議題范圍。
- 不妨讀一下出版者的介紹。
- 此時,可以開始挑出幾個跟主題相關的章篇看
- 把書打開,東翻翻西翻翻,念一兩段,可以連續讀幾頁,但不要太多。
想到自己有時候看一本書都看了好幾頁了,發現不知道書中寫了什么,有時候覺得是自己跑神了,有時候覺得是對數內容不敢興趣,便放棄了,就是沒有運用適當的方法去讀每一本書,雖然讀的并不多,但確實沒有注意到分類進行檢視閱讀。
有自我要求的閱讀
我們可能有時候會有這樣一些疑問,明明知道了改用什么樣的方式閱讀,但還是失敗。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做到有自我要求的閱讀。
在讀完一本書的時候可以思考這么幾個問題
- 讀一本書的時候時刻明白書中在說什么
- 書中作者提出的觀點有道理的有百分之多少?
- 書中講的東西跟我們有什么關系?
有的人可以秉燭夜讀可以聚精會神,有的人坐端,亮燈,一些環境剛剛好的情況下還是會睡著?
很重要的一點原因——有沒有真正閱讀手里的書,深層次的意思就是知不知道自己的閱讀目標是什么?從中可以獲得心理或者生理上的什么意義?
閱讀時不可獲缺的一件事
那就是做筆記
我們可以通過畫底線或者寫感悟,標記一些重要的段落。也可以寫評論,記錄下自己此時此刻與作者不同的觀點,過段時間回顧看自己的認知有哪些變化。
好處是多年以后再看可迅速喚醒我們的記憶, 也可以分解每一個看似復雜的動作,動手做的時候,連貫在一起想這一系列動作,作者提出的整體的順暢行動很有意思。
我是半生不熟 喜歡照自己的怪念頭行事
喜歡一切意外 想把生活過成詩的樣子
若哪天有幸相遇 請別詫異 其實我并不是個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