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沒寫過游記,總以為記憶的留痕(尤其是關于快樂的)至少會在60歲以前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直到我翻閱了三四年前的日志,才發現高估了自己——原來記憶是會消退的,所以多少還是記一點吧。
新疆喀什的旅游計劃,算是一個說走就走的計劃。今年2月份還在家里跟老婆一起看陳曉卿的《我的美食向導》(喀什篇),就突然有了一個念頭:去一次喀什旅游吧。緊接著看了一下日歷,覺得最佳的安排,就是在4月的1、2、3日公休三天,加上3月30、31日的周末兩天,以及4月的4、5、6三天清明小長假,加起來就是8天,正好。
一開始的時間安排,是3月30日(假期第一天)晚上從桂林飛蘭州,在蘭州住一晚;31日蘭州飛喀什,傍晚到;回來是4月4號下午喀什飛蘭州,在蘭州住一晚;5號下午從蘭州飛桂林,緊接著從桂林坐動車回柳州;6號在柳州做一天清明,結束小長假(晚上趕回南寧)。
2月份看電視節目的那天,就把這個行程的機票買好了,現在看確實有點沖動,不是沖動那個游玩的念頭,而是沖動機票時間的安排:利用公休3天拼湊出來的長達8天的所謂長假,實際上是30日晚上才出發,白天一整天都浪費了(夫妻兩人, 一個在南寧,一個在桂林,還要趕去桂林坐飛機),晚上還要在蘭州住一晚;31日傍晚才到喀什(當然曾計劃白天在蘭州玩大半天,畢竟是下午三點多的飛機);5號一整天也都在機場趕路,6號一天做清明,不算旅游。所以,真正玩的只有四天——又累又趕還不算,少了很多可以游玩的行程。
之所以這么定,除了一開始的沖動,低價的機票費用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力——確實是從桂林飛便宜的,考慮的價格,就忽略了旅游的體驗感——記得回來的時候有家人問我喀什好不好玩,我的總結是:“只要舍得花錢,提升了旅游的體驗感,就一定好玩”。
一切的轉變是在3月下旬,也就是距離出發還不到半個月的時候,我收到了一條航班取消的短信——4月5日蘭州飛桂林的航班取消了。這時的我冷靜分析了之前預定的行程(省去腦海中各種盤算過程),終于做了一個新的決定:3月30日的早晨,南寧飛蘭州(我本人就在南寧工作,老婆前一晚提前到南寧入住),當日蘭州直接到喀什(下午17點30分到);然后從3月31日一直玩到4月4日下午(18點的飛機,下午16點出發去機場就行),相當于玩了5天;4月4日傍晚飛蘭州,住一晚;4月5日,蘭州飛鄭州、鄭州再柳州;6日在柳州做清明。這樣就把所有的動車中轉都省掉了,還把31日的時間空了出來,多玩一天。此外,第一天也沒有浪費,31日到喀什是下午17點30分,住宿安頓好,正好去古城夜市(那邊時差有兩個小時,晚上9點以后天才逐漸黑,夜生活才在那個時候開始)。
所以,改簽了機票,多了一天行程,開銷自然也增加了——機票的改簽費(有些要先退后票,交退票費)、多玩一天的食宿費、包車費、娛樂費等等,回來之后復盤,至少多花了4000以上(相關機票的費用差不多占了一半)。但還是那句話:“只要舍得花錢,提升旅游的體驗感,就一定好玩。”
另外,游玩的行程的設計,也有小插曲。一開始是在攜程做定制式的套餐,結果身邊的同事過年長假剛從北疆伊犁玩回來,向我推薦了一個包車師傅,告訴我說就包個車,帶著師傅指哪打哪,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還不用管師傅吃住,價格便宜劃算。于是到最后,我選擇了單獨請師傅包車出行(同樣用攜程包車,每天會貴300),但還是按照攜程定制的套餐路線來走——相當于白嫖了攜程的定制服務的路線,感覺占了點小便宜——當然我也不是故意的,誰又不是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呢?
最終的行程,如下圖,難忘的新疆喀什游(帕米爾高原線)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