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慌慌
從炎熱的盛夏到微涼的初秋,
從齊耳的短發(fā)到短短的板寸,
唯一不變的是
那件純白襯衫和黑西褲,
還有那個黑色的雙肩包。
你好,陌生人。
01 初次相遇
就像小時候經(jīng)常計算的相遇問題一樣,相遇點永遠都在那里。每次,我們的相遇點就在摩拜單車停靠點那個地方。
第一次我們遇見,你穿了一件白色的襯衣,黑色的西褲,背著黑色的雙肩包,手拿一把黑色的傘。儀表堂堂,精神抖擻。就在摩拜單車那里,你緩緩向我的方向走過來。沒有任何表情,擦肩而過。
其實,當(dāng)時的我認(rèn)為那第一次普普通通的相遇并不算什么。每天,我們穿行于這個大千世界,有千千萬萬的人會與你發(fā)生聯(lián)系,更何況一個在上班路上碰到的人呢?所以,我也沒有想過還有第二次、第三次。因為我始終相信,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是萍水相逢,似乎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有緣千里來相會的童話。
可是現(xiàn)實就是常常跟你惡作劇,會跟你反其道而行之。那連續(xù)一周的時間,每天的八點五十左右,我都會在同樣的地方與你擦肩而過。
后來的日子里,每當(dāng)快要走到那個地方的時候,我就在想,今天的你穿的什么顏色的衣服呢?你今天還是背著黑色的雙肩包嗎?今天下雨了,你還是拿著那把黑色的雨傘嗎?
好像對于每天早上的八點五十,都有了一種特殊的期盼和等待。就像《小王子》里面說的那樣,“你下午四點鐘來,那么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不過,我感覺不是幸福,是一種很特殊的感覺。兩個完全沒有交集的人,竟然會每天在同一個地方遇見,我覺得不是有緣就是偶然。
然而,一切都沒有如我期望的那樣發(fā)展。
02 再也不見
以為可以每天在相同的時間碰到相同的人,彼此會心一笑,各自走進自己的崗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演員。
然而,緣份就像終止了一般,我再也沒有見過你。也不知道你這段時間干嘛去了,工作不順心嗎?還是不在這里工作了?抑或是早已離開了武漢?
就這樣每天早上的期待被漸漸地被扼殺,而我也經(jīng)歷了我人生當(dāng)中的第一個發(fā)瘋到連自己也不認(rèn)識的痛苦過程。
以前的我以為工作是為了掙錢,等到工作了我才發(fā)現(xiàn)工作是為了掙尊嚴(yán)。初入職場,處處謹(jǐn)小慎微,生怕做錯一丁點兒的事情。但是,你越是害怕,你就越錯。你做,是錯;不做,更錯。話說得多,錯;不說話,更是錯。就像馬薇薇說過的一句話,我們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以說話的方式被考核。在職場之上,我們該如何說話?
情緒積累的越多,瀕臨自己能夠承受的節(jié)點就越近,總會有那樣一個點子低的人,去戳破你這個負(fù)能量爆棚的氣球人。于是,你就炸了。
在抽風(fēng)的那段日子,每天不想起床,不想看書,不想進步,沒有期待,沒有希望,沒有追求。每天頂著巨大的黑眼圈和昏昏的腦袋去上班,也看不見身邊經(jīng)過的人。
也是好巧,在這樣的低氣壓中,我一次也沒有遇到過你。也沒有想過,你會穿什么樣的衣服?背著什么樣的包?拿著什么樣的傘?
03 重回視線
人們總說,生活就是一場戲。好像,我現(xiàn)在也明白了一點點。你是生活的主角,在你的生命中會出現(xiàn)很多很多的配角,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越多,配角也會變成你的影片中的主角。而且,充滿戲劇性。
在我激情高昂地度過抽風(fēng)期之后,我重新恢復(fù)到如初的自己,找回那個原來的自己。每天早上,按時起床,吃早餐,讀書看報……接著,出門上班,每天元氣滿滿。
很驚奇的是,你又出現(xiàn)在了我的視野之中:
也許,老天也只想讓你碰到一個樂觀向上每天傻樂的我吧。
那么久不見,很多都沒變,你還是那一件純白色的襯衫和黑色褲子。但是,我還是有初次見面的激動:咦,今天又碰到了。(內(nèi)心獨白)還是覺得琢磨先生的那句話很真:很多時候,一轉(zhuǎn)身,就是一輩子;相見時,要心存善念,如初次謀面;告別時,要鄭重其事,像最后一次。
雖然,我們互不相識,但是,能相遇是一種緣分。更何況,我們相遇了那么多次?不是偶然了吧。
如果還有下一次,我要走到你面前,對你說,“你好,陌生人”。